1、地面清扫保洁作业规范
1.1、作业制度
1.1.1、地面清扫保洁
地面的环卫作业包括:一、二、三、四级市政道路,公共场所地面,居住小区地面,农贸市场地面等所有地面的清扫和保洁。
1.1.2、清扫保洁作业制度
地面的环卫作业制度实行:普扫+保洁的作业方式。
一、二级道路实行:普扫+全天保洁;
三、四级道路及城中村道路实行:普扫+巡回保洁;
公共场所地面按一级道路标准实行;
居住小区地面按二级道路标准实行;
农贸市场地面按三级道路标准实行。
1.2、作业时间:
1.2.1、普扫时间:
清扫保洁范围内,每日进行的全面、普遍的清扫称为普扫。
普扫的作业时间一般应为夜间作业:每日0:00~7:00之间,开扫时间不作统一要求,但普扫完成时间应在7:00之前。实行一日三次清扫的路段,第二次清扫的时间为:12:00—14:00。第三次时间为:22:00时以前。
在普扫结束之后,如果地面出现小面积的不清洁,要及时进行保洁清扫和清理。
1.2.2、保洁时间:
一、二级道路:7:00至23:00的16小时保洁;
三、四级道路及城中村道路:7:00至19:00的12小时保洁。
1.3、作业方式
在清扫范围内实行“机扫机保,机扫人保以及人、机混扫、混保”相结合的清扫和保洁作业方式。
1.3.1、普扫的基本要求:
普扫的基本要求是,做到:“四不五要”、“六无六净”。
“四不”,即;清扫不产生大扬尘,不往下水口、河道及绿地内赶垃圾,不乱倒垃圾,不焚烧垃圾。
“五要”即:要按规定时间操作,要在作业时着装整洁,要文明服务,要及时清理垃圾,要注意安全。
“六无”即:无废弃堆积物、无果皮纸屑和树叶、无砖瓦沙石、无泼撒物、无污泥积水、无人畜粪便。
“六净”,即:人行道净、沟眼净、树穴净、落沙井净、花坛净、墙根净。
1.3.2、普扫保洁作业
1.3.2.1、机械普扫作业
(1)机扫车要保持车容整洁,专用标志清晰、完整,警示灯、指示板齐全、灵敏,无残缺。
(2)出车前,作业人员要认真检查车辆,携带相关作业工具,到指定点加水,做到水箱饱满、无盈溢。加水时关闭主、副发动机。
(3)到达作业路段后,开启警示装置,检查机具,边刷前外1/4处与地面衔接,主刷压地1—2厘米,吸口前沿距地面3—5厘米;吸口后沿距地面2—3厘米,确认良好后,方可作业。
(4)机扫作业时,要根据路面污染情况,顺行、匀速进行,注意喷雾压尘,调整副机转速和观察指示灯,做到不漏土、不扬尘,及时补水、卸土。
(5)清扫道路右路牙时,用主刷和右边刷进行;清扫左路牙时,用主刷和左边刷进行。主刷、边刷小于10厘米长时须更换。
(6)不便于机扫的路段,应进行人工补扫。人工清扫时,应及时清理大件废弃物和影响机扫作业的废弃物。
(7)出现四级以上大风或雨、雪天气时,暂停机扫作业。
(8)机扫后,路面、路牙整洁,无污水、无浮土、无废弃物,达到清扫质量标准要求。作业完成后,到指定站点卸土并清洗车辆后,停放入位。
1.3.2.2、人工普扫作业
人工普扫时一般使用大扫把进行清扫作业,对路面、人行道、道牙、沙井口、树穴、花坛周围进行全面清扫。
一般的清扫内容和顺序是:一、扫人行便道;二、扫隔离带;三、扫快车道、自行车道;四、扫路牙沟底;五、清理垃圾;六、清掏、擦洗果皮箱。
普扫宽敞路面时,可采取二种方式,一是:沿马路横向直线清扫,每扫一把清扫宽度约2-3米,长度视情况灵活掌握。在风小的条件下,可往复清扫,也可始终选择同一个方向清扫,把垃圾扫到路牙再沿着路牙进行清扫;二是:聚集式清扫,即从马路四周向路牙某点聚集清扫。
普扫小街小巷时,可采取纵向清扫、横向清扫、聚集式清扫等不同方式,可根据人、车流量,路面情况等因素灵活掌握。
在风大的情况下,普扫作业,要顺着风向清扫,同时应压低扫把高度,清扫的垃圾要及时清理,以免垃圾被风刮跑,影响工效和作业质量。
1.3.3、保洁作业
保洁作业,是在对地面普扫后所进行的保持其清洁状态的作业。
1.3.3.1、机扫保洁作业
机扫保洁作业是:采用机械设备在保洁时间内,对发现的小面积不洁地面进行的清扫和清除作业。
1.3.3.2、人工保洁作业
人工保洁作业是:在保洁时间内,对发现的小面积不洁地面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的清扫和清除作业。
人工保洁作业一般分为:保洁清扫和保洁拣拾。
保洁清扫作业时,作业人员巡回走动,用小扫把、撮箕清理路面较为明显的纸屑、塑膜、烟蒂、饮料瓶等垃圾清除干净;
日前,福建省三明市国资委网站发布文章《市投资集团:从三方面发力积极培育环保产业》。文章中提到,积极融入省环保设计院即将组...
[详细]
2021-08-05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