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是以农业生物为主体而言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紧迫感,制定并执行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处置农药废弃物,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和谐发展,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刘雪梅.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药包装物处理现状及解决方法[J].江苏农业科学,2010(2):368-369.
[2]李庆康,吴雷,刘海琴,等.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利用现状及展望[J].农业环境保护,2000,19(4):251-254.
[3]黄传宏,周义彬,汪倩芳.宜昌市农药废弃物现状与应对措施[J].湖北值保,2010(5):34-35.
[4]张治国.坡耕地增施有机肥是减少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8,9(3):9-10.
[5]刘丽,李龙生.世界各国对农药包装物的处理及启示[J].农药市场信息,2010.(9):20-21.
[6]王爱荣.控制化肥过量施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3):95-96
[7]倪丹成,黄文芳.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成因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09(11):41-47.
[8]张铁亮,李玉浸,刘凤枝,等.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分析[J].生态经济,2010(9):91*94.
[9]刘素梅,卢静,张丙双,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确保粮食安全[J].辽宁农业科学,2007(2):50-52.
[10]张志泉,冯海燕,杨睛.农药使用“五选择”[J].天津农林科技,2010(4):15.
[11]霍飞,张兆同.浅议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J].中国集体经济•经济观察,2010(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