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公共卫生间应用实例的分析,从男女蹲位比例、视线、流线、开门方向、前室布置及细部设计等六方面,总结出提高公共卫生间设计水平的经验。
关键词:公共卫生间;蹲位;视线;流线;人性化
公共卫生间是与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都有着密切关系的建筑设施。这里把除住宅卫生间以外的卫生间都称之为公共卫生间,包括独建的公共厕所及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里的卫生间。公共卫生间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的尺子,是反映一个城市管理水平和一个单位的企业文化的一面镜子,它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缩影。
建设清洁、舒适、美观的公共卫生间不仅是政府机关和各有关部门领导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每项工程中的建设单位和广大建筑师的社会责任。这里通过一些工程实例来说明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公共卫生间设计的认真态度,并从修改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关公共卫生间设计的规律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供大家设计时参考。
1关于男女蹲位的数量比例
据一位曾经去过日本研修的朋友介绍,他有一次和几位朋友从东京出发去富士山游览,途中因为公路上发生车祸,受堵的汽车排成了长龙。这时大家都抓紧时间借此机会下车去路边的公共厕所“方便”,他发现男女厕所门口分别排了两行女士等候的队伍,走近以后才明白,原来是男厕的大便蹲位已全部被女士占领,男士只能用男厕里的小便斗。真想不到夫权思想严重的日本男士会这样关爱女士。我们不少建筑师在设计公共厕所时都习惯性地把男女厕所的蹲位数做的相同或是男的多于女的,并为男厕配备了与蹲位数相同的小便斗。在实际使用时每位女士方便时所占用的时间远远长于男士,于是就出现了上述男女厕所使用不均衡的现象。
同样的事情在美国也有发生,但是造反的美国女士的命运远远不如日本女士。据北京青年报的记者报道,在美国一处公共厕所,男厕已经冷冷清清,女厕还是人满为患,一位性急的女士等了20min,于是冲入男厕去方便,当即被值勤的警察抓住,说这位女士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了拘留处罚。这位警察当然不明白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建筑师没有处理好男女厕所的蹲位数的比例问题。
深圳市外来人口比例较多,全市市民的男女比例为1:6,随着城市的发展,明显感到公厕越来越少,女士上厕所成了一件难事,于是深圳出现了“导厕”这个职业。“导厕”每月的收入可达8千元。这个职业是由一位大嫂想到的,她组织了一个由八位妇女组成的导厕组织,专门帮助应急的女士找厕所。
2000年以前,我国很多规范都存在女厕所便器数量偏低的问题。目前多数规范都在修编和调整,应该引起广大设计师的重视。2005年9月1日北京市市政府规定商业建筑公共卫生间男女厕位的比例数为1:1.5。
如果按大便器计算洗手盆数量,可以简单地归纳为男厕洗手盆数量不少于大便器数的三分之一,女厕洗手盆数量不少于大便器数的二分之一。男厕小便器的数量不应少于大便器的数量。在项目设计时,除了要遵守规范标准的指标以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昆明二一研究所科研楼是高层建筑,卫生间位于建筑的东南角(见图1),有一道结构的剪力墙从卫生间中部穿过。原设计把剪力墙设在开间的中央,男女厕对分并且均设前室,前室内各设一个洗手盆。女厕洗手盆与大便器的数量比为1:4,男厕小便器与大便器的数量比为2:3,卫生洁具的数量比不合理,并且女厕过于宽畅,男厕小便器有通视现象。修改后的方案将中间的剪力墙向右移了40cm,去掉了前室的二道门,不但布局改善了,还使女厕洗手盆与大便器的数量比改为1:2,男厕小便器与大便器的数量比改为1:1。
图1昆明二一研究所科研楼卫生间
图2是供各种会议使用的大型卫生间。为适应因为会议性质不同而造成参会男女比例数不同的需要,在男女厕之间设计了一道可以移动的隔墙(图中虚线所示)。当召开妇女代表大会时,隔墙可以向男厕方向移动,达到增加女厕蹲位的目的。此外还在男女厕所的入口处各做了一个小的过渡空间。让如厕后的男女人士有一个整理衣冠的过程。
图2日本某会议中心的公共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