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废旧电池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国内外回收处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建立完善的废旧电池回收体系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技术
目前,全球的电池产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池的年消费量高达70亿~80亿只,约占世界总量的1/3。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浪费资源。因此,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研究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效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1废旧电池的危害
一般而言,电池中的主要成分有锌、汞、镉、镍、铅、锰、铜、铁等金属和各种酸性或者碱性电解质溶液。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所含的少量重金属和碱性电解液上。据专家测试,1节锌银纽扣电池能污染600t水;1节废弃的1号电池的溶出物足以使1m2土壤失去农用价值。
废旧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物质溶出后能够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并在鱼类、农作物等动植物体内累积,经过食物链最后被人体吸收。这些有害物质如果长期在人体蓄积,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肾脏和骨骼,甚至致癌。
2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必要性
1)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正从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向电池废弃大国发展,电池的消费量逐年攀升,处置包括废旧电池在内的电子废物对确保我国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增长意义重大。
2)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废旧电池未经分类和回收利用而直接丢弃,其中大部分被作为生活垃圾处理。当垃圾焚烧或填埋处理时,电池中的有害物质直接进入大气或随着残渣埋入地下,从而对大气、地下水及土壤造成污染,给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潜在威胁。
3)有利于保护我国宝贵的资源。电池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的有色金属资源,而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其中包括国内紧缺的镍、镉、钻、汞等重金属成分。如果能够从废旧电池中回收利用其中所含的金属资源,就可以有效地缓解资源稀缺所带来的压力。
3国内外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现状
3.1国外
3.1.1德国
德国制定了《循环利用与废物法》,规定了电池行业的产供销责任,并于1998年通过了关于回收与处置废旧电池的条例,要求消费者将使用后的干电池、纽扣电池等各种类型的电池送交商店或者废品回收站回收,商店和废品回收站必须无条件接收废旧电池,并转送处理厂进行回收处理。同时,还对有毒性的镍镉电池和含汞电池试行押金制度,即消费者购买媒介电池中含有一定的押金,当消费者拿着废旧电池购买新电池时,在价格上可以自动扣除押金。德国还建有先进的电池分选和处置工厂,年处理量很大且处理成本很低。
3.1.2日本
日本在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日本电池协会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收集二次电池的活动,收集率超过80%。此外,日本《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要求二次电池或使用二次电池用品的生产者或者进口商必须建立收集和回收系统。针对镍镉、氢镍、锂离子、小型铅酸等电池的回收成效显著。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在各大商场和公共场所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依靠电池生产企业的赞助实施回收。目前,日本国内已经无含汞电池,主要回收电池的铁壳和其他金属原料,并进行二次产品的开发制造;汽车用铅蓄电池已全部回收并有成熟的处理工艺技术。
3.1.3美国
美国是废旧电池管理方面立法最多、最细的国家,并建立了完善的回收体系,而且建立了多家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厂,同时坚持不懈地向公众进行宣传教育,让公众自觉地支持和配合废旧电池的回收工作。著名的RBRC公司是美国规模最大的电池回收公司,是一家非盈利性的民间环保机构,得到了200多家镍镉电池生产商的赞助,并且每年都能从北美有害物质管理协会获得资金资助,用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其他支出。该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设立大量废旧电池回收点的同时,还设计制作了专门的电池回收箱和带拉链的塑料回收袋,分发给各地的电池回收商和社区的垃圾回收站。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该公司特地制作了1套有关电池的科普材料和录像带,免费赠予中小学校作为科技常识课的教学教材。
3.2国内
3.2.1公众对废旧电池的危害认识不足
尽管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但由于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人们对废旧电池的污染危害认识不足,积极主动地参与废旧电池回收的意识淡薄,对电池是否符合环保标准漠然,很多设置的废旧电池回收装置形同虚设。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电池产销国,年消费量近100亿只,但由于废旧电池的回收通常以民间自发为主,电池(主要是干电池)的回收率很低,大量的废旧电池被丢进生活垃圾中。
3.2.2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
环卫科技网讯,7月1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杭州市桐庐县主城区环卫一体化作业服务采购项目-凤川街道区块的中标公告,中标人为杭...
[详细]
2021-07-01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