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5堆锥四分法缩分试样,是把已破碎、过筛的试样用平板铁锹铲起堆成圆锥体,再交互地从试样堆两边对角贴底逐锹铲起堆成另一个圆锥。每锹铲起的试样,不应过多,并分两三次撒落在新锥顶端,使之均匀地落在新锥的四周。如此反复堆掺三次,再由试样堆顶端,从中心向周围均匀地将样摊平(试样较多时)或压平(试样较少时)成厚度适当的扁平体。将十字分样板放在扁平体的正中,向下压至底部,试样被分成四个相等的扇形体。将相对的两个扇形体弃去,制备成一般分析试样或适当粒度的其他试样。
A.3.6粒度小于3mm的试样,缩分至1kg后,如使之全部通过3mm圆孔筛,则可用二分器直接缩分出不少于100g和不少于500g分别用于制备分析用试样和作为存查试样。
A.3.7在粉碎成分析试样之前,应用磁铁将试样中铁屑吸去,再进行最终粉碎,并使之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然后装入试样瓶中(装入试样的量应不超过试样瓶容积的3/4,以便使用时混合),送交化验室化验。
A.3.8空气干燥方法如下:将试样放入盘中,摊成均匀的薄层,于温度不超过50℃下干燥。如连续干燥1h后,试样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1%,即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空气干燥也可在试样最终破碎之前进行。
A.3.9全水分试样的制备
测定全水分的试样既可由水分专用试样制备,也可在制备一般分析试样过程中分取。试样破碎到规定粒度后,稍加混合,摊平后立即用九点法(布点如图2)缩取,装入试样瓶中封严(装样量不得超过试样瓶容积的3/4),称出质量,贴好标签,速送化验室测定全水分。全水分试样的制备要迅速。

CA.2九点法取全水分试样布点示意图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抗碎强度测定方法
B.1方法提要
将生物质成型燃料置于软包装袋内,从2m高处自由落下到规定厚度的钢板或硬化后的地面上,共落下5次,测量粒度大于6mm或20mm的成型燃料占原样品的质量百分数,表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抗碎强度。
B.2仪器、设备
a)台秤:最大称量2千克,感量0.1克;
b)6mm的圆孔筛和20mm方孔筛;
c)2m刻度尺;
d)钢板:厚度不小于15mm,长约1200mm,宽约900mm;
e)能装不小于1kg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布袋或尼龙袋;
f)扎袋绳一根长约200mm。
B.3测定步骤
B.3.1称500克生物质成型燃料M0(若样品总长大于100mm时要先将其截断到100mm以内),准确到0.1克,装入袋内,排除空气,扎紧袋口。用刻度尺量出2m的高度,让装有样品的袋子从此高度自由落
下到钢板或硬化的水泥地面上,连续落下5次。
B.3.2解开扎袋绳,将样品倒入筛内(颗粒采用6mm圆孔筛,压块采用20mm方孔筛),经过筛分后,称量筛上物的质量。
B.4测定结果计算
B.4.1按下式计算生物质颗粒的抗碎强度

式中:
SS+6——生物质颗粒抗碎强度,%;
M+6——大于6mm生物质颗粒的质量,g;
M0——装袋时生物质颗粒的质量,g。
B.4.2按下式计算生物质压块、棒的抗碎强度

式中:
SS+20——生物质压块抗碎强度,%;
M+20——大于20mm的生物质压块的质量,g;
M0——装袋时生物质压块的质量,g。
计算重复实验结果的平均值,取到小数点后面两位,修约到小数点后的一位报出。
B.5精确度
两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差值不超过1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破碎率测定方法
C.1方法提要
通过测量一个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包装单位中小于规定尺寸的样品质量分数,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破碎率。
C.2仪器、设备
a)磅秤:最大称量50kg,感量50g。台称:最大量程量10kg,感量5g。
b)6mm圆孔筛和20mm方孔筛。
c)铁板:厚度不低于3mm;长2000mm;宽1200mm。
d)钢叉:钢针直径为3mm,长150mm,宽100mm,间隙6mm。
e)毛刷
C.3测定步骤
选定生物质成型燃料一个完整包装,在磅秤上称得质量后打开包装,将里面的成型燃料倒在铁板上,用台秤称包装物的质量,用钢叉叉起燃料放入原包装中,铁板上残留的燃料经6mm圆孔筛(或20mm方孔筛)过滤后,称得筛下物的质量。
C.4测定结果表述
C.4.1按下列公式计算生物质颗粒的破碎率

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