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结论和建议
(1)通过对阜新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成分、
渗滤液浓度及产生量、污染源强度的分析,结合当地地质状况进行了污染物扩散迁移的数值模拟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垃圾填埋场已经对周围小范围地下水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
(2)阜新城市垃圾填埋场尚处在初期运营阶段,一般而言,垃圾填埋初期渗滤液污染物浓度较高,并且其污染浓度负荷将一直延续到封场。因此,随着垃圾填埋场的运营时间的增长,渗滤液产生量的持续增加,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浓度负荷将会更大,所以,污染的范围和程度都将增加,通过数值模拟表明在从现在起的五年后将影响到附近村庄。
(3)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进一步的污染,如根据气候调节渗滤液的回喷强度,使渗滤液的回喷量、垃圾腐熟速度、蒸发速度达到最佳化;对渗滤液进行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定期进行不同位置的地下水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地下水污染物质的动态变化等。
参考文献
1薛红琴,速宝玉,盛金昌,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防渗措施和地下水的污染防护[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2(4):19~21
2张红梅,速宝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研究进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6):110~115
3郑铣鑫.城市垃圾处理场对地下水的污染[J].环境科学,1989,(3):89~92
4韦献革.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及压缩站的环境影响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2):577~579
5刘兆昌,张兰生,聂永丰,等.地下水系统的污染与控制,第一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129~130
6刘东,孙建亭,丁酉,等.二妃山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02.21(3):79~83
7徐凤才,杨玉和,白云峰.阜新盆地地下水资源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4.12:41~42
8赵勇胜,苏玉明,王翊红.城市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模拟与控制[J].环境科学.2002.12(23)增刊:84~88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