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预测
0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剧增。目前,我国垃圾年产量已达1.2亿t,且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1、2]。垃圾填埋处理由于投资少、技术工艺简单、维护费用低、见效快的优点,一直是主要的垃圾处理方法。由于多年的积累,我国垃圾堆存量至少已达60亿吨[2]。垃圾填埋场在使用过程中及封场后相当长时间内会产生大量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主要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1垃圾渗滤液的危害及污染特点
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微生物降解、雨水淋刷和地表水、地下水的侵入而滤出来的污水。它具有以下特点:①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水质复杂;②污染物浓度高和变化范围大;③水质水量变化大;④金属含量高;⑤氨氮含量高;⑥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特定的垃圾填埋场,其渗滤液的成分和性质与垃圾成分、填埋年限、填埋操作、气候、填埋地点的水文地质条件、填埋场条件等密切相关。
渗滤液由于其成分复杂,浓度极高,流动缓慢,一旦进入地下水源和周围土壤将进行更加复杂的化学、物理和物理化学、生物等反应,想用人工方法实施再净化,技术上将十分困难,其费用也极其昂贵,从而严重威胁生活和生产。据1997年资料,美国有18500个填埋场,近一半对水体产生了污染[3]。广州市老虎窿填埋场1992年封场,但是1995年其排放的渗滤液BOD、COD、氮和磷仍然超标,其中氮超标最为严重,封场8年后仍有带褐色的垃圾渗滤液流进附近的水体[4]。垃圾渗滤液向下通过包气带可直接进入含水层中,也可先进入地表水体再污染地下水。污染物在含水层中随地下水流作横向迁移,形成羽状体形状的地下水污染晕。地下水污染的具体特点是:①隐蔽性。即使地下水受到了较严重的污染,但它很多情况下还是无色无味的,不易从颜色、气味、鱼类死亡等鉴别出来,受有毒有害组分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的影响往往是慢性的长期效应。②难以逆转性。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就很难治理和恢复,主要是因为其流速极其缓慢,切断污染源后仅靠含水层本身的自然净化,所需时间很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难以逆转的另一个原因是某些污染物被土壤介质和有机质吸附之后,会在水环境特征的变化中发生复杂的解吸、再吸附的反复交替[5]。
2阜新市城市垃圾填埋场概况及渗滤液产生情况
2.1阜新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地理特征
阜新市垃圾填埋场建于阜新县他本扎兰镇公官营子村西沟,该厂距市区中心约19km,垃圾处理厂东部边缘隔山相距约600m为公官村西沟村民居住点,东北隔山相距1000m为北沟村民居住点。填埋场所在区域为三面环山,只有南面的山谷地带地势较平缓,区内最高山峰为大坝山,海拔高度为417.6m,多数山峰上部岩石多裸露,植被覆盖率较低,东侧高地及东南孤山有成片人工幼松林,山谷间洪沟形成几条季节性河流,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北峭南缓,东西高而中间低,为典型复杂地形。
2.2阜新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成分分析
垃圾被填埋后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及他们中含有污染物的量,与垃圾成分、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一般夏季产量要大于冬季,但随垃圾填埋量的增大,这种差距就随之缩小。垃圾中有机物含量高,各污染物产量也大。表1列出了阜新市城市垃圾的主要成分含量情况。
从表1中得出,垃圾中有机物含量约25%(湿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后阜新城市生活垃圾有机物含量将逐年提高。
表1阜新市城市垃圾成分含量表(%)

2.3阜新市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及污染物浓度分析
垃圾被填埋后,其产生的渗滤液量受垃圾种类、无机物与有机物相对比例、垃圾含水量、天然降水量等影响,甚至于运营期间工作面大小和压实条件有关,是个复杂的动态变量。其中降水和工作单元面积是主要决定因素。阜新市垃圾填埋场占地245000m2,设计日填埋处理垃圾1500t,根据抚顺、辽阳、鞍山等省内几个城市垃圾场实际运营资料,同时根据阜新市生活垃圾成分和气候特点综合分析,得出渗滤液产生量和渗滤液中的污染物的含量。渗滤液产生量平均每天约为200t,而高峰年将达到300t渗滤液中的污染物的含量见表2。
表2阜新市垃圾渗滤液污染物含量(mg/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