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以重庆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技术为模板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国家标准将于2009年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重庆垃圾焚烧发电的先进技术,即将开始服务全国。
第二,重庆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2005年3月28日投产,它由重庆钢铁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发电公司——美国卡万塔等公司投资,是中国第一个以建设、运营、移交方式运作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是西南地区第一个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该厂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为1200吨,年发电量达1.2亿度,可满足3万户城市居民用电需要。
第三,继同兴公司之后,重庆正在建设第二座大型垃圾发电厂。该项目选址巴南区,由同兴公司的控股方三峰卡万塔公司等投资约8.1亿元打造,2009上半年开工建设,2010年底投产,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1800吨,年发电量达1.8亿度,发电量可供10万户居民使用。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了公示。届时,重庆市主城区的生活垃圾可以全部用于焚烧发电。
第四,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重庆市率全国之先成立了重庆市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
第五,重庆市经委透露,重庆市计划投资9.1亿元,在2007年以前上马16座垃圾综合利用发电项目。2据了解,这16座垃圾发电项目中,除了奉节康乐电厂可日处理垃圾300吨外,其余15座的年处理能力都为200吨左右。项目分布在重庆中梁山、南川、荣昌、南桐、秀山、彭水、涪陵、开县、巫山、忠县等地。据悉,担当项目业主的企业,主要是当地的电力企业,如三峡水利电力公司、南川东胜电业有限责任公司、荣昌电厂等。可以预期,重庆市的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将达到一定规模,呈快速发展的态势。
在重庆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我市的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管理体制和扶持政策体系提出新的挑战。以重庆同兴垃圾发电厂为例,重庆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北碚区童家溪镇,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17212平方米,设计日处理垃圾1200吨,主要处理北碚区、沙坪坝区、高新区的全部生活垃圾和九龙坡、大渡口区的部分生活垃圾,相当于主城区生活垃圾的1/3强。该厂自2005年投产以来,遭遇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垃圾处置权的归属问题制约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据了解,垃圾本是人人不愿要的废品,可同兴垃圾发电厂2005年3月投产后却遇到了“吃不饱”垃圾的尴尬。每天可吃掉上千吨垃圾的焚烧炉,最低一天只运进8吨多。原料不足时,企业只能掺烧天然气发电。因缺垃圾一度停产9天……原因在于,垃圾本身附着的最大收益就是垃圾处置费。每处置一吨垃圾,市财政都要给予一定的补贴。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环保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竞争不过传统的垃圾填埋厂。针对该情况,重庆市委市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对各有关区垃圾供应下达了硬性指标,基本解决同兴垃圾发电厂的“温饱问题”。显然,仅仅依靠政府的强制权威是难以真正解决不同利益群体“抢夺”垃圾问题,垃圾处置权的归属改革势在必行。
第二,不健全的垃圾收集制度制约了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由于在重庆市绝大多数城市社区均未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导致输入电厂作为燃料的垃圾“营养不良”,燃烧后提供的热值不够,同兴垃圾发电厂在焚烧垃圾时,不得不额外添加大量燃料助燃,使该公司利用垃圾发电的成本,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陷入依靠财政补贴维持运转的窘境。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我市的垃圾收集制度不健全,一方面,我市市民的环保节能意识还不强,从2002年开始,重庆就已经在主城的渝中区、沙坪坝等区试点垃圾分类回收。据调查,由于宣传不够等因素,这项试点工作虽然已进行了5年,却几乎没有任何进展。大多数市民认识不到实行垃圾分类制度,支持垃圾焚烧发电产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另一方面,我市现有的垃圾分类收集制度还不完善,一些关键措施并未严格执行,如有记者发现,一些环卫工人居然把刚刚从分类垃圾桶里倒出来的垃圾混杂后,重新堆放在一起。同时,重庆市并未制定有关垃圾分类回收的法规,垃圾分类制度难以保障规范运行。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规范的垃圾收集制度,我市的垃圾发电厂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就难以发展壮大。
三、重庆加快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为实现我市在未来3-5年内城市生活垃圾100%焚烧发电的环保目标,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循环经济高地,选择以垃圾焚烧发电产业为突破口,大力扶持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本文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确立以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化为突破口,构建扶持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
长期以来,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得到了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有一系列政策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市的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以重庆同兴垃圾发电厂为龙头的相当规模的产业化基础。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以及薄熙来书记的“五个重庆”目标,把重庆市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的战略高地,就十分有必要在我市把垃圾焚烧发电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突破口,以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产业来实现建设重庆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推动绿色重庆的战略目标。具体地讲,有如后几条建议和措施:第一,把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列入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总规划中,整合我市发改委、环保局、建委、科委对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扶持政策,实现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市场化运作与政府的财政、税收等扶持手段相结合,形成一个目标一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科学的扶持政策体系。第二,完善我市的垃圾处置权制度,确立垃圾焚烧发电产业使用垃圾的优先权。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彻底改革垃圾处置权制度,垃圾焚烧发电产业所需垃圾应该及时、足量供应,防止出现垃圾发电厂与垃圾填埋场争抢垃圾的奇怪现象。第三,根据我市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阶段情况,逐步关闭垃圾填埋场,加大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市场化发展,真正实现垃圾100%用于焚烧发电。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