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地特性可选择一些防毒、吸尘的树木。
3场区建筑设计
3.1业务用房设计
业务用房是大韩庄垃圾填埋场中功能最多,最主要的建筑物,笔者主要分析业务用房的设计思路,见图2~5。
3.1.1功能组成分析
业务用房是垃圾填埋场职工办公和生活的场所,首先要设置相应数量的办公室,包括若干套间办公室。设置1间较大的会议室,供全场职工在此举行会议。会议室同时可以作为接待室,内设填埋场场区效果图或全场沙盘,供参观交流。从场区员工的劳动保护和健康角度出发,设置防护救生用品贮藏间、药品贮藏间及职工浴室。财务室单独设置。



图5大韩庄垃圾填埋场业务用房北立面
在设计时,应考虑职工用餐问题。垃圾填埋场工程一般地处偏僻,远离市区,如果场区附近没有可以长期稳定供应填埋场职工用餐的餐馆,一般要配置职工餐厅和相配套的操作间。由于垃圾填埋场远离市区,如果采用市政供热方式,埋设供热管道成本过高,从经济因素上考虑不可行,因此设置燃油采暖锅炉房。
大韩庄垃圾填埋场为Ⅰ级填埋场,建有独立的污水处理车间,业务用房内设实验室,用于垃圾成分分析、垃圾热值分析;对填埋场环境的监测,包括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土壤;用于对填埋堆体内气体的监测;用于测定渗沥液处理过程中的COD、BOD、氨氮等。作为Ⅰ级填埋场,大韩庄垃圾填埋场业务用房内的实验室按照区域垃圾处理技术实验基地的规模设计。
为满足轮班作业的需要,在业务用房内设置值班休息室,各层设男女卫生间。根据场区劳动定员人数73人,业务用房总面积控制在2000m2内(最终实际面积1938m2)。
3.1.2布局分析
业务用房整体采用H形平面布局,北侧围合成主入口广场。建筑中间部分为3层,采用单面走廊布局,考虑采光需要,房间在南侧,走廊在北侧;建筑东侧部分为2层,同样采用单面走廊布局,为了避免西晒,房间在东侧,走廊在西侧;建筑西侧部分为单层。业务用房设有1个主入口,3个次入口,使用方便,符合防火疏散要求。
建筑中间部分1~3层均布置办公用房。防护救生用品贮藏间和药品贮藏间布置在一层,便于对员工的劳动保护和医疗救治,内设洗手盆。为了满足场区高级管理人员的需要,二层和三层各布置2套套间办公室。财务室设在二层,从安全保卫的角度考虑比较有利。会议室使用频率相对较小,而且跨度较大,布置在三层较为合理。中间部分的北侧主入口设有全玻璃门斗,适合北方地区气候特点。主入口西侧局部向北凸出,使平面富于变化,从而使立面造型更加丰富。
业务用房东侧部分一层布置值班休息室和员工活动室(内设电视和文体娱乐器材),二层为实验室。
业务用房中间部分和东侧部分均设置1部楼梯。这样布局可使办公、实验、休息娱乐都获得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互不干扰。
将产生烟气、噪声和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房间布置在业务用房西侧单层内,包括职工餐厅和相应的操作间及库房、职工浴室和相应的更衣室、采暖燃油锅炉房和相应的储油间。职工餐厅通过外廊与办公区联系在一起。餐厅内设2个洗碗池和1个开水器。操作间设单独对外出入口,便于主副食原料的运输。操作间内设洗菜池、洗碗池、灶台、备餐台,并设400mm×500mm预制混凝土通风道,直通屋顶出屋面,用于排油烟。操作间与餐厅之间设联窗门。浴室及更衣室设高窗用于采光。浴室在外墙上设1部直径0.40m排风扇,用以排除室内热蒸汽,排风扇中心标高为2.50m。为了节约电能,设电加热型太阳能热水器,屋顶处应作相应的结构设计。
业务用房在一、二层设卫生间,布置在建筑中间部分和东侧部分的交汇处,使用方便。以上布局做到了动静分区和洁污分区,同时也解决了由于层高不同而产生的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