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医疗废物处置没有形成产业化,处置资金难以保障
由于政府的产业政策不到位,医疗废物处置费难以收取,或者收不到位,再加上医疗废物集中收集量小,处理设施开工不足,处置成本价大,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经营困难,处置效果大打折扣。
3.4处置设施落后,形成二次污染
现有的处置方法过于单一,焚烧炉工艺落后,消除污染不彻底,把危险废物污染向大气污染转化,配套的烟气净化设施不能消除低温燃烧产生的二恶英污染,很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医疗废物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4.1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明确内部管理责任
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的危害性,按照国家管理规定,制定内部医疗废物消毒、分类收集等各项工作规范,落实责任部门或个人,从源头上防止医疗废物流失和污染。
4.2政府部门减少管理环节,形成有效的监管
卫生部门应加强市场准入和执业许可的把关,将遵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情况作为执业许可年审的重要内容。政府应树立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的地位,实现医疗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的全过程监管,彻底解决管理脱节现象,提高管理效能。
4.3大力推进医疗废物处置产业化,加大技术资本投入
政府部门要在科学核算的基础上,保障医疗废物处置费用的征收,参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BOT、TOT或PPP的模式发展医疗废物处置产业,制定产业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彻底消除环境污染。
4.4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
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公众是不可忽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政府部门有责任、有必要不断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卫生防范意识,充分发挥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促进政府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