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灰斗及渗滤液斗
A.6.1灰斗个数及大小的设置应与炉排燃烧分段相适应。
A.6.2灰斗的倾角应有利于灰渣的排出。
A.6.3灰斗出口应设置与卸灰装置联接的法兰。
A.6.4渗滤液斗应满足给料器下部渗滤液的收集,并留与排液管相联接的法兰。
A.7除渣机
A.7.1应满足对生活垃圾焚烧炉炉渣的冷却和除渣要求,同时起到焚烧炉出渣口与外界的隔离作用。
A.7.2除渣机的前后腔及推头体应设耐磨、耐蚀的衬板,并方便更换。
A.7.3除渣机采用液压驱动。
A.7.4除渣机应设水位控制器。
A.8液压站
A.8.1该液压站应控制整个焚烧炉的执行元件,即:进料斗与溜槽间的密封隔离门、给料器、炉排、料层厚度调节装置和除渣机。
A.8.2一套焚烧炉宜设一个液压站,液压站提供整个焚烧炉的液压动力源及动作控制。
A.8.3液压控制系统对于给料器和炉排宜采用比例阀调节系统。
A.8.4液压系统除执行元件外,其余的站内的控制和保护采用PLC控制,应留有与中控室DCS的接口。
A.8.5液压油为阻燃抗磨液压油,油的清洁度应达到NAS 1638 7级。
A.8.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应满足GB/ T 3766。
A.9启动燃烧器和助燃燃烧器
A.9.1启动燃烧器用于焚烧炉启炉时投入运行,助燃燃烧器是入炉垃圾热值达不到低位热值时,气相空间高温燃烧区域不能满足6.2.5要求时,需要投入运行,并用于焚烧炉启动时对垃圾进行点火。
A.9.2燃烧器的控制和保护采用PLC控制。应留有与中控室DCS的接口。
A.9.3燃烧器应具备自动点火、功率调节、熄火保护等功能。
A.9.4燃烧器具有一定的调节比,燃烧过程要稳定,能向炉内连续供热。
A.9.5燃烧器火焰的方向、外形、刚性和铺展性符合炉型及工艺的要求。
A.9.6燃烧器的设计、控制应符合NFPA 85的规定。
A.10耐火保温材料
A.10.1焚烧炉原则上应设计成重型绝热结构炉墙,在垃圾推进区、干燥区、气化熔融区、燃烬区、生活垃圾焚烧炉炉渣冷却区及排渣区、炉膛烟气出口区等均应合理布置耐火保温材料,以满足不同部位的工况要求。
A.10.2焚烧炉匹配不同余热锅炉时,余热锅炉的第一通道、锅炉主灰斗、各类门孔及密封罩、烟气连通罩、省煤器等亦应相应合理设计耐火保温材料。
A.10.3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及其厚度的选择,应通过传热计算和稳定性计算确定。
A.10.4与耐火保温材料密切相关的金属锚固支撑件应与耐火保温材料配套设计,以满足炉体结构稳定性的要求。
A.10.5耐火保温材料应符合GB/T 16618、GBJ 126、GB 50185、GB 50264的要求。
A.11平台栏杆
A.11.1平台栏杆的设置应满足人员通行和设备检修的需要和安全需要。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