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广告位置必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1)广告位置周边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比较直观的客观事实。我们可以通过影像资料的介绍,把广告位置相关信息展现出来。在广告位置的挑选上,应该避免广告位间的视觉干扰,最好选择广告发布位置错落有序的地段;在画面的创意设计、颜色搭配,主要考虑与临近的建筑物、绿化协调统一,不要一味强调广告画面的突出效果而喧宾夺主;在夜景灯光的选择上,要极力避免与城市灯光工程冲突,产生一系列广告夜景效果的损失和浪费。这些具体的做法,可以在我们先期的广告策划方案中发现和处理。(2)广告社会环境因素很多,主要参考广告对象的人文风俗。同时,根据广告发布对象的特定人群,准确把握广告画面的创意理念,营销方针,不要产生公众反感的广告内容,引起广告发布的严重失误。
如果在以上两个方面,广告公司都能重视,在各自运作的户外广告进程中,一定会取得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使得发布的广告更经典。在需要在优势地段发布广告时,先考虑发布周边广告的实际情况,把握周边广告整体的设计风格,挑选其他的设计风格来满足自身的发布需求。同时,为突出本身个体广告的效果,在设计诉求方面尽量简单明了,突出表达广告内容某一点上的优势,让公众容易接纳和记忆。这样被动应对的方式,在效果上相对主动处理的方式要差,但在发布细节的操作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其次,要改变混乱无序的状态,找出主要症结。要尽快制订一个与城市规划相适应的户外广告总体规划,对照广告法规和行业自律条例,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提供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依据和实施标准,为城市户外广告的规划和管理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1)户外广告规划必须根据城市规划中对区域性功能的划分,立足于区域性的整体构想,确定对城市各区域重要道路重要节点户外广告的整体定位。(2)必须采用严格的科学态度,合理安排,整合媒体优势。根据每个区域的功能,合理控制广告设置的密度,重新调整户外广告媒体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的设置和分布的密度,使其疏密有序,错落有致。(3)处理好户外广告媒体与城市建筑物的关系,确定主要建筑物上设置广告的体量,建筑物屋顶、墙体、门面的广告牌、灯箱、霓虹灯和招牌的面积大小的比例关系。界定建筑物广告设置的原则和具体限定指标。(4)户外广告设置要与古城保护、文物保护相适应,在文物古迹保护区内要严格控制户外广告媒体设置,对古城街坊、传统建筑群的广告牌设置要严格控制。对城市景观环境造成破坏,产生不良影响的广告牌要予以清除。
再次,出台一个与户外广告总体规划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可具体针对广告媒体设置、媒体造型、画面材质、灯光照度等技术标准,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1)必须控制媒体造型,充分发挥户外造型的艺术魅力,使具有现代形式感的广告造型,成为城市环境中的新景观。广告牌的造型如形状、高低大小、尺寸比例要适中协调,它与建筑物的高矮大小,道路的宽窄有直接的尺度关系,来确定与人的视觉习惯合度的媒体造型,可提供图示化的设计标准。(2)视觉设计必须适应媒介形态变化,采用户外新媒体、新技术、新工艺,在创意设计方面,户外广告的视觉特征即视觉的瞬间效果,特别要注意广告中图像、背景、色彩、文字构成等问题,如简洁的图形、明快的色调最易于感知,也可提供一些图示化的设计范例作为参照。(3)户外广告媒体设置必须考虑各类广告媒体设置的技术标准。户外广告的种类繁多,制定户外广告控制性指标体系,包括户外广告媒体制作材料与工艺的技术标准。(4)制定户外广告媒体照明设置规范和户外广告媒体照度基本标准规定。根据灯箱照明、霓虹灯光等提供可供操作的量化指标。调整广告与建筑物的亮化标准,使其既能起到传递广告信息、点缀夜景的作用,又不造成光色污染。(5)明确有关招牌与广告牌设置与建筑物的大小比例和尺度关系,具体规定商业招牌的尺寸、形式和材料。制定建筑物门面店招牌设置基本标准与技术标准,以及招牌文字、标志、色彩的编排的视觉要求。
最后,要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户外广告随着城市规划的调整、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展,由原先户外广告资源稀少到如今媒体泛滥成灾,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广告经营的管理。(1)加强有关部门对户外广告设置与发布审批环节的控制力度,不仅是广告发布内容的审查,而且要对广告媒体造型的把关,最好由专家来直接参与。(2)户外广告是设置在户外公共空间的临时构筑物,安全性十分重要。广告设置应不影响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市政公用设施使用和市民日常生活。(3)媒体在安装过程中和完成时,应有户外广告工程监理认证和验收;平时则应由发布单位定期保养维护,并向有关部门提供第三方监测报告。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城市的品位,提升城市的功能,创造使人们活动更有意义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藉以改变人的空间环境质量。户外广告是城市景观十分重要的环节,随着城市的现代化,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户外广告应成为提升城市品位的催化剂和视觉形象的名片,应能增强人们对城市的自觉维护意识和自豪感,进而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空间。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