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各区垃圾产量和收集清运方式,规划在阿苏卫建设1000吨/日垃圾焚烧厂,消纳东、西城区垃圾;在朝阳区高安屯建1600吨/日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海淀区六里屯建1800吨/日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为1200吨/日);在丰台区建1000吨/日规模的垃圾焚烧厂;在大兴区南宫建1000吨/日垃圾焚烧发电厂,消纳崇文区、宣武区和部分朝阳区、丰台区、大兴区的垃圾。这些垃圾焚烧厂全部建成,可以使北京市的垃圾焚烧日处理量达5400吨,占8个城近郊区垃圾产量的50%。
上述规划中将焚烧厂厂址选在转运站或填埋场,主要是从垃圾运距和周边环境考虑。焚烧厂规模以大于1000吨/日级大型垃圾焚烧厂为主,是因为大型垃圾焚烧厂的燃烧控制、污染控制和热能利用水平都较高。 北京市是一个人口数量大、密度高、周边可供垃圾填埋的用地越来越难寻觅的城市,提高垃圾焚烧处理比例,将是未来生活垃圾处理的必然选择,根据人口密度和土地资源相近的发达国家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发展状况,在未来的10~15年,北京市的垃圾焚烧处理的比例超过50%应该是合理的。
4.5垃圾焚烧处理的可行性
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现在已经是一种成熟、可靠的垃圾处理技术。选择焚烧处理垃圾要关注的问题一是垃圾的特性,二是焚烧过程的优化,三是污染的控制。
垃圾特性中主要是垃圾的低位热值。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垃圾低位热值在1800~2400kcal/kg范围,北京市垃圾的低位热值约为1000~1100kcal/kg,而由于垃圾中水份在垃圾坑有渗出现象,入炉垃圾的水份可减少10%以上,因此入炉垃圾的热值在此基础上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无需辅助燃料就能稳定地燃烧。 垃圾焚烧过程的优化和污染的控制,都有多种成熟的设备和方案可供选择。对于普遍关注的二恶英污染问题,可在焚烧过程和后续烟气净化中得到有效抑制。因此,垃圾的焚烧处理方式完全可以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需要,把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
作者简介:韩志明,北京金州工程有限公司高安屯垃圾焚烧EPC项目部技术部经理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