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医疗废物焚烧炉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为试行标准,自2003年6月30日起实施,试行期限为一年。
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处理医疗废物的焚烧炉的设计、制造。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8484-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20-1998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3.定义
3.1医疗废物
医院、卫生防疫单位、病员疗养院、医学研究单位等产生的感染性废物,主要包括:
1)医院临床感染性废物,包括病人手术或尸解后的废物(如组织、受污染材料和仪器等)以及被血液或人体体液污染的废医疗材料、废医疗仪器以及其它废物(如废敷料、废医用手套、废注射器、废输液器、废输血器等);
2)医院血透析产生的废物(如废弃的设备、试管、过滤器、围裙、手套等);
3)临床、教学、实验、研究等医学活动中产生的含有菌落及病原株培养液和保菌液的废弃物以及感染的动物尸体;
4)传染病房产生的所有废物(如排泄物、废敷料、生活垃圾以及病人接触过的任何其他废设备、废材料);
5)医院产生的废弃锋利物,包括废针头、废皮下注射针、废解剖刀、废手术刀、废输液器、废手术锯、碎玻璃等;
6)医院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
7)过期的药物性和化学性废物。
3.2焚烧炉
采用热力技术处理废物使之分解并达到无害化的装置,包括进料装置、炉体、烟气净化装置、控制系统、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理系统等。
3.3热灼减率
指焚烧残渣经灼热减少的质量占原焚烧残渣质量的百分数。其计算方法如下:
P=(A-B)/A×100%
式中:P—热灼减率,%;
A—干燥后原始焚烧残渣在室温下的质量,g;
B—焚烧残渣经600℃(士25℃)3h灼热后冷却至室温的质量,g。
3.4烟气停留时间
燃烧所产生的烟气从最后的助燃空气喷射口或燃烧器出口到烟道冷风引射口之间的停留时间。
3.5焚烧炉温度
焚烧炉燃烧室出口中心的温度。
3.6参考状态
温度在273.16K,压力在101.325kPa,氧含量11%(干烟气)时的气体状态。
4.基本要求
4.1焚烧炉的设计应该保证其使用寿命不低于10a.
4.2焚烧炉所采用耐火材料的技术性能应该满足焚烧炉燃烧气氛的要求,质量应满足所选择耐火材料对应的技术标准,能够承受焚烧炉工作状态的交变热应力。
4.3焚烧炉炉体外观要求严整规矩,无明显凹凸疤痕或破损;漆面光洁、牢固、无明显挂漆、漆粒;表面处理件应光滑,无锈蚀。
4.4焚烧炉炉门应启闭灵活,严密轻巧。炉门尺寸应该与医疗废物包装尺寸相配套,避免在进料时使医疗废物包装散开、破碎。
4.5焚烧炉应该采用密闭的自动进料装置,并能与自动卸料装置相衔接,尽量避免操作人员与医疗废物接触。
4.6焚烧炉应该设置二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应配备助燃空气和辅助燃烧装置。
4.7焚烧炉炉床设计应防止液体或未充分燃烧的废物溢漏,保证未充分燃烧的医疗废物不通过炉床遗漏进炉渣,并能使空气沿炉床体均匀分配。
4.8焚烧炉应具有完整的烟气净化装置。烟气净化装置应包括酸性气体去除装置、除尘装置及二恶英控制装置,并具有防腐蚀措施。
除尘装置应优先选择布袋除尘器;如果选择湿式除尘装置,必须配备完整的废水处理设施。不得使用静电除尘和机械除尘装置。
4.9焚烧炉应该设置监测系统、控制系统、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理安全防爆装置。监测系统能在线显示焚烧炉燃烧温度和炉膛压力等表征焚烧炉运行工况参数。
4.10焚烧炉烟气净化装置应该设有烟气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烟气排放状况。
5.技术性能要求
5.1医疗废物焚烧炉的技术性能要求见表1。
5.2焚烧炉主燃烧室炉膛容积热负荷和断面热负荷的选择应满足废物在1000Kca1/h低位热值时,炉膛中心温度不低于750℃的要求。炉膛尺寸的选择应保证医疗废物在炉膛内足够的停留时间,确保废物充分燃尽。
5.3医疗废物焚烧炉出口烟气中的氧气含量应为6%-10%(干烟气)。
5.4医疗废物焚烧炉运行过程中要保证系统处于负压状态,避免有害气体逸出。
最近关于各省纷纷成立省级环保集团的话题引发热议,他们或直属于省政府,或隶属省国资委、省财政厅或省水利厅等实权单位。亲儿子...
[详细]
2021-08-23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