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因素主要有:(1)配套设施不齐全,还做不到分类处理;法规不健全,没有政策保障;(2)大部分回收价值高的可回收垃圾已被分出,走街串巷的“破烂王”们不但收走了值钱的废品,还将坐享环卫部门垃圾分类的成果,加大了管理难度;(3)居民对分类收集的意义不够明确,具体做法还不够清楚,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根据以上实际,从经营城市的新观念出发,坚持政府倡导、公众参与、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原则,济南市分类收集工作易于先行试点、逐步推广,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保障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进程积极、有序地推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济南特色的环境卫生管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新路子。
首先,在全市实行生活垃圾袋装化的基础上,居民将垃圾分类后装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中,稳固袋装化收集成果。实行垃圾上门收集的社区,由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实行垃圾定点投放的社区,设置分类收集容器,由居民自行投放;在公共场所,居民、游人应将垃圾分类按照标识投放到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中。
其次,根据当前物品回收市场分类回收的要求进行分类。在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不配套的情况下,收集的可回收利用物资以销售给回收网点为主。经单位和居民细分后的可回收垃圾,如报纸、期刊、玻璃瓶、易拉罐等,由环卫管理部门组织的专门收集人员按市场统一价格定期收购;对粗分的可回收垃圾和投放到垃圾收集容器内的混装可回收垃圾,由环卫保洁人员负责收集、再次分拣;大件垃圾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收集,按件收取一定服务费用。分拣中心建成及废品利用系统完善后,混装可回收垃圾、粗分垃圾运往分拣中心处理。
对于不可再利用的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根据垃圾处理方式进行分类。目前全市不可回收垃圾处理主要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堆肥处理为辅。环卫发展规划中的垃圾处理以综合利用为主,主要发展焚烧处理,因此垃圾分类应有利于垃圾焚烧处理,保证足够的燃烧热值。有毒有害垃圾还没有有效的处理厂方法,集中后封存处理。
在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借鉴兄弟城市的成功经验,根据济南市垃圾成分现状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结合垃圾收集实际和环卫发展专业规划,经过反复论证、研究,我们制定了《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意见》和《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方案》,并逐步完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和配套设施。具体分类方法如下:
1、生活垃圾分为四类:(1)可回收垃圾。主要指废纸张、废玻璃、废塑料制品、橡胶、废金属和纺织物等可用于直接回收利用或再生后循环使用的垃圾。包括:易拉罐、纸板箱、饭盒、包装纸(箱、盒、带)、玻璃瓶、织物、废弃的旧小家电、旧鞋、旧伞、旧玩具、坏计算器、皮包、废旧塑料等;(2)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指厨房产生的厨余、果皮等垃圾。包括剩饭菜、动物内脏、骨头、菜梗菜叶、水果皮核籽、渣石、尘土、煤灰、花木枝叶等;(3)有毒有害垃圾。主要指不加妥善处理对环境可能会造成现实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垃圾。包括废电池、油漆及油漆制品、废灯泡、灯管、过期药品、化妆品等;(4)大件垃圾。主要为体积、重量较大的家用电器、家具、大型包装物、装饰材料等。2、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图示(见图1)

图1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图
四、实施分类收集政策和措施研究
圾分类收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垃圾分类需要从源头做起,这涉及到宣传、教育、意识和法律规定等一系列问题;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分门别类地回收,这涉及到垃圾管理、运作体制的转变;回收后的各类垃圾需要精细地分类,涉及分拣设备、分类处理技术、利用工艺等问题,因此,垃圾分类收集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措施的保障。
1.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依法管理,抓紧制定《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规范垃圾分类收集的方式、方法、设施配置,明确责任分工、利益关系和制约措施等,积极鼓励和提倡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培育垃圾回收利用企业,扶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系统尽快形成。垃圾分类收集是市民的一种自觉参与的意识行动,必须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市民的行为。同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环境卫生考评的内容,逐步对各区、各单位、各住户进行考核评比对成绩突出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通过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行政监督,使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2、动员社会参与,努力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营造有利于提高全体市民环卫意识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公众和社会团体在这项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环境志愿者组织,倡导和影响全市居民养成良好的环境意只和生活习惯。
3,积极筹集资金,落实配套设施经费,保证分类收集的顺利实施。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主的微利业务,试点阶段在硬件建设上要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多方筹资为辅。全市展开后有物业管理的居住小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市场要按环卫部门规定的标准;模式、标识自行配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区、老街道、公共活动场所等的分类收集容器由环卫部门配置。同时,逐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促使垃圾经济产业的形成,逐渐成为市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