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存在问题:随着城市市政工程建设的加速,粪便无害化处理、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不容忽视。如化粪池由于设计、施工、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致使95%以上的化粪池使用1-2年后开始严重渗漏,严重污染了地下饮用水源和城市地下供水管道。传统化粪池由于技术含量低,腐化功能差,清掏周期短,如果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由于粪便污泥长期淤积,造成粪渣板结,化粪池容积饱和,漫溢出来的污水会污染环境,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严重的还会引起沼气中毒和爆炸。目前,广州市粪便管理的不到位,出现三无现象:一、无法可依。没有一套较完善的法规对化粪池定期疏通及粪便清运市场规范运作进行管理。二、无“将”可用。没有建立起一支真正的执法管理队伍,目前的广州市粪便处理厂只是单纯的处理粪便,没有参与到城市粪便的管理当中去。三、排放无序。过去,粪便倒至水库、江河,导致污染水源的现象时有发生,进而污水严重超标,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工作负荷;在无市政管网的少数郊区将传统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里,给周边水域环境带来更严重破坏。
三、广州市粪便无害化处理、管理问题引发的思考
在城市环卫工作的主要任务中,粪便的清运主要集中在粪便收集站和公共厕所内,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是粪便在处理厂通过处理,有机物发酵分解,使其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以及蝇蛆灭死、达到在卫生上无害。
1、处理措施:由于粪便性质与市政污水、有机污泥性质差异较大,所以粪便污水排人市政排水管网和投人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合并处理的前提是必须对粪便的水质、浓度和排量进行处理和计算,污染负荷不能超出市政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可以承受的范围,否则会导致排水系统及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恶化。因此粪便通过预处理,降低粪便的固含量,降解粪便的BOD5值,调整到合适的粪便性质是粪便无害化处理必不可少的前提。
首先,将粪便污水并人城市污水处理厂前稀释,与生活污水合并进行生化处理,粪渣脱水后进人垃圾处理场填埋或堆肥,除了可以大大降低粪便处理的建设投资与运行成本外,还可以对粪便处理过程中的粪泥脱水成泥饼并进一步制成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创造经济效益。为避免日后出现粪渣过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与生活污水处理厂联合运作,减少水源的浪费,节约资金不失为完善粪便处理的一个好方法。
其次,广州无害化处理厂为进一步参与到城市粪便管理中去,调查核实好化粪池状况是重要的前提。因为在本市,化粪池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配套生活设施,几乎每一座建筑物都设有相应的化粪池设施。因此,调查核实好化粪池状况相当重要。
2,对策:(1)出台一套针对广州市粪便管理状况的法规进行管理。遵循《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明文规定:化粪池和储粪池应当定期疏通。粪便外溢时,区(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先及时清除、疏通,再分清责任,并由责任者承担清除、疏通费用;对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未接入污水处理系统的粪便,由市或者区(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统一组织收集、运输;公共厕所粪便、居民公用厕所的粪便、单位厕所的粪便若自行清运或委托清运的就交纳粪便清运费。对定期内既不清运,不疏通又不交纳粪便清运费的,要作出罚款。(2)建立起一支真正的执法管理队伍。由具有专业处理粪便资质的广州市无害化处理厂在处理粪便的同时需更进一步与相关执法部门参与到全市粪便处理、管理的工作中去,使粪便处理、管理趋向有序化,人员队伍专业化。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