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现有厕所技术缺乏创新。
目前推广的无害化卫生厕所以三格化粪池式为主。完整下水道式厕所只能在城市近郊污水管网可以覆盖的地区,或者有完整的污水排放的村庄,有自来水,且水资源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推广使用。
但是在没有污水处理的地方,便只能选择三格化粪池式厕所,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模式,三格式化粪池对粪污处理效果较好,粪液经过前两个粪池的储存基本可以杀灭其中致害病菌,最后第三个池内的粪液可以直接用作农田肥料。
但是建成后需要保证粪污清理,而且在粪便清掏后续在处理上不理想,现有的每个无害化卫生厕所都是独立的单位,需要农户自己检测粪液位置,地区还没有专业的清掏人员以及设置专业的粪便处理厂,现在很少有专门针对农村粪污处理的专业化的公司。
三、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建议
1.加强宣传培训和示范引导。
优化宣传方式提高积极性。推动厕所革命首先要进行观念革新,将厕所改造作为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政府部门可以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改厕前期利用电视、报纸以及农村“大喇叭”、宣传车等形式进行初期宣传、科普。
利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小视频等这些简单易懂的形式向农民宣传一些健康教育知识,使其明白为什么进行改厕,还可以介绍一些具体的改厕步骤以及后续的管理规范。通过宣传,改变传统的卫生观念,增强自身的卫生意识,了解到厕所改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农村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改厕的积极性。
改厕过程中可以通过动员会议对改厕模式进行对比介绍,让群众在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自主选择适宜自家情况的改廁类型。通过这种方式增强群众的参与感,明白改厕不是“形象工程”,是政府认真的为群众办实事的民生项目。
2.发挥示范先行典型带动作用。
坚持示范带动的作用,紧抓试点示范工程,按照典型带领,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方法,利用示范户以及建设标准化、资源化利用的公共厕所发挥带动作用。
首先,根据改造的具体模式划分改厕区域,在每个区域内抽选合适的乡镇,再通过乡镇的定位选择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示范工程的改造。
根据任务,每年覆盖一批新的农村建设示范村,用这些示范村的经验来带动剩下的地区的建设。
其次,充分学习优先改造地区的宝贵经验,可以带动一些改厕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到这些示范区参观学习,将学习优秀地区的做法,将这些经验用于本地的改厕工作。湖南省推广的“首厕过关制”就是一项非常好的制度。
最后,可以发挥适当的激励的作用,组织评比现阶段改厕工作力度大、进度快、效果好的村镇,进行现场学习观摩同时,通报奖励和资金补贴,最大程度发挥出典型示范作用。
3.加强技术指导和研发、推广。
一是加强改厕技术培训
根据实际情况,将科研、调查、培训和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活动纳入到财政预算中,加强对于农村改厕技术的培训。
首先,设立严格的培训要求,专业人员培训后可以当地的气候、地形、疾病流行特征等特点,提出选定合理的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与实施方案。
其次,增加对基层干部的相关技术指导,培训过程中可以设置培训考试来对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
积极到改厕现场指导如何建造卫生厕所,讲解各种改厕的施工方法,使农民更了解厕所革命的工作,才能更加理解和支持。
二是大力提升无害化粪污处理技术.
粪污中存在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虫卵,经过生物链的累积,还可能富集了重金属等有害化学物质,需要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构建现代田园循环模式三个化粪池。因此,应该加强适应现代化农村需求的快速、有效、低成本的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