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农村厕所革命,设施建设与后期管理应双头并进

2020-12-10 厕所之声 作者:刘艳 A+  A-

农村户厕虽小,但涉及到了产品和施工,上下水和后端处理、管理维护等多方面问题。要把这件“小事”做好,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

在农村推进厕所革命,存在什么技术难点?在建设厕所过程中走了哪些弯路,如果不复盘,重新审视这些问题,那走的弯路就白走了。

经过几年的农村厕所革命,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今天就以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为例,对农村厕所革命做一次复盘。

通过复盘,可以对好的经验加以推广,对走过的弯路进行纠正,这样就能走在正确的厕所革命道路上。

一、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存在的技术难点

1.粪便处理是农村“厕所革命”中最大难点。

粪便恶臭熏天,破坏环境,且每克中含2000万单位病毒和200万单位病菌,随时可能侵害人体,因此被称为“人类防病主战场”。

化粪池是最简单的污水处理装置。其基本原理,一是在重力和浮力的共同作用下,静置的粪污分层、沉淀和分离,逐渐形成浮渣层、液体层和沉渣层。

二是厌氧生化作用,对纤维素、淀粉等有机物进行分解,主要产物包括有机酸、甲烷、腐殖质、铵、溶解性的磷等,经过厌氧生化作用后,污水性质趋于稳定。

同时,经过化粪池内长时间的高氨氮、高PH条件,可杀灭肠道寄生虫卵等病原体,控制蚊蝇滋生,实现出水和出渣的无害化处理。

在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中粪污的处理主要是应用三格化粪池,其特点主要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和肥效好,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适用。

推广时也需要注意一系列问题:

渗漏。一些地方出台的改厕规范中推荐使用塑料材质的装配式(一体式)三格化粪池,其相比砖砌式不易渗漏。

管理维护不周。如未能及时清掏会导致粪液外溢,造成二次污染。

为了提高三格化粪池的粪污处理能力,改善出水效果,解决上述三格化粪池存在的问题,许多地方改厕规范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粪液的合理处置。对于少用或不用液肥的农户,鼓励使用土地处理系统处理废弃排放的无害化粪水。建议可就地建造渗滤坑,或种植植物过滤粪液。严防水体污染。

化粪池应当离水源地、地下取水构筑物30m以上。水源保护地等环境敏感区内进行的农村室内户厕改造,应将粪污封闭运至环境敏感区外进行农业利用。

2.乡村公共厕所建设用地短缺。

乡村公共厕所建设用地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很多村里的土地早已经分包完毕,没有适合的土地建设公共厕所。

加上公共厕所占地不仅是建筑占地,公厕周边一定辐射范围内的土地很多人也不愿意建房造屋使用。再有,像公共厕所的选址,为了让村民使用方便,更倾向于建设在人口集聚的地方,这形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稀缺和公厕占地较大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3.乡村公共厕所的排污难问题。

株洲地区乡村的排污管网建设是特别薄弱的,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

一是由于地形地势所限,很多村庄在山里,分布较为零散,排污管网建设难度很大。

二是炎陵、茶陵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排污问题的关注起步较晚,加之经济力量的不足,难以兼顾城乡排污管网的同步发展。很多村的建设在规划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集中排污、统一处理的问题。

二、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存在的不足

1.改厕方案模式不规范。

株洲广大农村地区在自然气候、区位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上千差万别,既有山区分散的居住形式,也有平原的集中形态;既有气候相对温暖的南方村庄,也有冬季寒冷的漫长的北方村庄;既有离城市较近的富裕村,也有正在摘帽的贫困村。

厕所改造建设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在充分考虑人口、使用率以及后期管理等条件,合理做出选择。很多地区进行改造时没有与当地实际进行创新,大多数地区几乎都采取相同的改厕方式,没有做到因地制宜。

2.改厕材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对厕所改造情况检查过程中,经专家查验,发现个别村采购的预制式三格化粪池的材质较差、强度不够,部分已经填埋的化粪池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

另外,化粪池内的隔板厚度较薄且尺寸不吻合造成缝隙较大、无法使第一、二、三格之间达到密闭效果,粪便不经过预设的过粪管即可由第一格流入第二格或第三格,无法进行彻底的厌氧发酵处理,不能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要求。

个别村已改造的户厕三格化粪池的坑底地基没有采用规定厚度的混凝土做基础,可能会导致化粪池因三格间重量不平衡出现不同沉降、变形,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渗漏,污染土壤和水源。

对于厕具采购中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很多,给居民后续使用过程中造成极大不方面,有的居民暂停使用,给生活造成不便,使得厕所改造成了政府为完成考核目标而真正的“面子工程”。

3.重建设轻后期管理。

农村厕所“重建设、疏管理,建得快、坏得快,有人建、没人管”的问题仍然在很多地方普遍存在。

目前,各地的改厕工作一般是由政府承揽,然后交给相关部门执行,建设,但在硬件设施完成后,缺乏对农户家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反馈,缺乏长效、可持续性管理机制。

且厕所改建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尤其是对于一些自来水供应和污水排放处理情况不甚乐观的地区,还未建立污水管网,只能使用三格化粪池式简易水冲厕所,这种情况下厕所粪污会不断积累。

目前的粪污主要靠农户自己处理,长期以往,在只有老人或者小孩居住的家庭、丧失男性劳动力、或者低收入家庭,更是成为了负担。

在化粪池堆积满后如果无人收取,更是会导致新建厕所废弃。这些都对农村改厕的长期管理提出挑战,对于未改厕家庭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同样由于改厕将卫生厕所变为了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但是农村公共厕所的问题凸显出来。农村公共厕所在建成后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单位,公共物品的属性使得环境卫生和使用难以规范,长时间没人管理,脏乱差的现象随处可见,有的公共厕所为了减少管理、维护的相关费用甚至直接关闭停用。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