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云:世界银行报告没有说出的焦虑

2018-09-25 徐海云博客 作者:徐海云 A+  A-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了《2050年全球固体废物管理一览》报告。仔细阅读报告,其预测的基本参数是,到2050,世界人口97亿,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0.96千克,年产生量34亿吨。报告预测的起点是2016年,全球人口74亿,按照人均日产量0.74千克估算,生活垃圾产量是20.2亿吨;报告还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口85亿,按照人均日产量0.83千克估算,生活垃圾产量是25.9亿吨。

  报告的基本思想是,生活垃圾产量与GDP直接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消费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也相应增加,当然消费的增加伴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人口增加。

  报告认为未来穷人比例增加,富人比例减少。

  报告将全球人口根据收入水平划分四个段落,即低收入人口(年收入小于1025美元),中低收入人口(年收入为1025-4035美元),中高收入人口(年收入为4036-12475美元)和高收入人口(年收入对于12476美元)。根据报告数据,可以计算出,到2050年,高收入人口比2016年增加3%,中高收入人口增加7%,而低收入人口将增加120%,因此到2050年低收入、中低收入人口比例增加,而中高收入以及高收入人口比例将减少。以下根据报告中数据推算出的全球不同收入人口结构。

 
低收入人口比例
(年收入小于1025美元)
中低收入人口比例(年收入为1025-4035美元)
中高收入人口比例(年收入为4036-12475美元)
高收入人口比例(年收入对于12476美元)
2016年
9%
41%
35%
16%
2030年
11%
42%
32%
15%
2050年
14%
44%
29%
13%

  报告认为未来高收入人口的人均生活垃圾量进一步增加

  报告根据调查统计数据计算,全球高收入人口2016年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58千克/日,并预测2030年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71千克/日,2050年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97千克/日。这样的预测假设可能来自简单感觉或者是错觉,实际高收入人口由于消费已经充分,生活垃圾产生量并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如根据欧盟的统计,近20年人均生活垃圾量德国只增加0.6%;根据日本环境部的统计,1990年(1.115千克/日)与2016年相比(0.925千克/日),日本人均生活垃圾量2016年比1990年还下降了17%。报告中引用美国环境署2015年报告的生活垃圾量的数据,2014年美国生活垃圾产生量2.58亿吨(注:美国用的是短吨),人均2.21千克/日,这里出现了小的错误,就是把美国的短吨当作公制单位吨,实际美国环境署公布的美国2014年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千克/日。此外,根据美国环保署统计,美国人均生活垃圾量2000年为2.2千克/日,达到峰值,此后趋于稳定并略有下降趋势,近5年都稳定在2千克/日。总之,报告将高收入人口人均生活垃圾量预测为持续增长是不符合实际的。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