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焚烧之后,筛上物会成为制作水泥的燃料,筛下物则直接作为制作水泥的原料。田海林将处理过程形容为“吃干榨尽”,生活垃圾融入了工业生产环节,既为企业提供了廉价的原料,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又最大限度发挥了农村垃圾的价值,真正实现了循环利用。
3.全链条收储运,村镇城区一体化
对生活垃圾的分拣和旋转窑焚烧处理技术,是武安生活垃圾城乡统筹一体化收运处置项目的最后环节。相比于技术层面的攻坚克难,前期对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理也是一大难题。武安市农工委农村垃圾处理项目负责人高献民向记者展示了“城乡一体化项目”微信群,各个乡镇的负责人每天都会在群里上报当天的垃圾收运情况。从村民到车间的全链条收储运模式,正是武安生活垃圾处理的亮点。
3月30日,记者来到上团城乡下团城村村口的垃圾收集站,一辆摆臂式垃圾运输车正将地埋式垃圾箱吊起放到车上。64岁的王增山既是村里的保洁员之一,也是垃圾收集站的管理员。他告诉记者,村里像他这样的保洁员还有十多个,每天上下午两次对村里街道进行清洁,并将村里各个垃圾箱里的垃圾统一运送到村口的垃圾收集站。每当垃圾站的地埋式垃圾箱填满之后,王增山会通知摆臂运输车司机前来收取。摆臂运输车把垃圾运送至乡镇的垃圾转运站,最后由垃圾压缩车统一运输至预处理车间进行筛选。
如何集中收集全市22个乡镇、502个行政村的生活垃圾?武安市经过调研,决定采取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2016年11月,武安市政府与新峰水泥公司旗下的新清成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由新清成公司负责农村垃圾的收集,政府则进行服务购买。高献民介绍,新清成公司只负责从村垃圾收集站到乡镇垃圾转运站,再到城区处理分拣车间的转运工作,村里的垃圾收集和保洁工作由乡镇政府公开招标的保洁公司负责运营。磁山镇副镇长侯志博告诉记者,按照PPP的合作模式,乡镇政府需按每人每年45元的标准给清洁公司支付垃圾收集费用,在这45元中,武安市财政补贴30元,剩下15元由乡镇政府自筹解决。乡镇政府则象征性地向村民们收取每人每年12元的垃圾处理费用。
4.垃圾收集站全覆盖,环保意识村村通
2017年4月,《武安市生活垃圾城乡统筹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置规划(2016—2025)》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新峰水泥公司也随即开始建设农村垃圾收运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到当年7月,100天左右的时间内,新清成公司按照500:1的人口比例在全市范围内建好了414个村垃圾收集站和23个乡镇垃圾转运站,并斥资几千万元购置了13辆垃圾运输车、40辆摆臂式垃圾运输车、25辆铲车和400多个地埋式垃圾箱。
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统筹处理项目刚开始建设时并非一帆风顺。在村里建设垃圾收集站,总有村民以垃圾收集站占地、有碍观瞻、影响风水等原因进行阻拦。新峰新清成公司总经理郭建强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现在好了,村民看到了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项目的好处,纷纷要求在村里建设垃圾收集站,所有不愉快都烟消云散了。”郭建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