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特维尔州,许多中小学和高校中都已经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在车里雅宾斯克州,一些环境保护者安置了专门用于回收可利用肥料的垃圾箱;在秋明州,一些自愿者也自发组建了移动分类垃圾回收站。
在俄罗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环保志愿者开始号召民众进行垃圾分类,避免使用多余的包装,尽可能改为可重复利用的包装,不随意乱丢垃圾。他们还写一些标语或者制作一些条幅,号召合理处理垃圾。虽然目前的受众范围有限,但至少响应号召的人日益增多。此外,环保爱好者还制定出了垃圾处理的“黄金法则”。如在垃圾分类之前要做到:将瓶类垃圾洗净吹干;将占用空间的垃圾压皱或切割减少其体积;将细小琐碎物品进行捆绑,等等。
俄罗斯专家对处理垃圾五点建议
一些俄罗斯生态学家和律师们共同拟定出了一种分五步进行“快速”处理小区垃圾的方法:
第一步:写信申请,表示自己有意对日常垃圾进行分类搜集以用于后续再加工,同时需要写出自己可以搜集的垃圾种类,如纸类、玻璃类、铁类、塑料类,等等;
第二步:说服至少80%以上的邻居同意自己的申请,并请他们集体签名;
第三步:将带有签名的申请信发送到相关部门;
第四步:相关负责人员会在短时间内责成管理公司派出垃圾分类回收的设备;
第五步:分类投放。
目前,俄罗斯距离专家们拟定的垃圾处理“五步快速法”的全面落实还有一段距离,且根据“快速”步骤来看,落实效果并不佳。
俄罗斯垃圾再加工及二次利用率与西方相去甚远
与一些西方国家相比,俄罗斯在垃圾处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总体来看,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有效处理垃圾的方式是再循环——即对固体生活垃圾进行再加工和二次利用。
比如,在丹麦纸类垃圾是按照报纸和其他种类用纸进行区分的;在德国、丹麦和芬兰玻璃类垃圾是按照颜色区分的;在瑞典一些城市甚至对食品垃圾这一项都需要进行分类处理,如咖啡机滤纸和咖啡本身要分开投放。
在瑞典、丹麦、瑞士、德国、比利时、挪威、澳大利亚和荷兰会对30-50%甚至更多的垃圾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在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垃圾的二次加工率最少达到15%;而在俄罗斯,截至目前垃圾再加工和二次利用的比例却不超过3-4%。
看来,与一些西方国家相比,俄罗斯垃圾处理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对于俄罗斯人来说,这条道路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