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区无饱和含水层分布,工程设计了地下水导排系统和防渗系统,渗滤液能受到有效阻隔,在严格按垃圾填埋场相关建设标准进行施工和建设,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渗滤液下渗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小。非正常情况下,防渗层发生破裂或渗滤液收集输送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发生破损的情况下,渗滤液会渗入地下,对环境产生影响。项目运营过程中应加强对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管理,加强对渗滤液流量进行观测,定期对场区附近水体进行监测,发现渗漏及时补救,防止渗滤液下渗污染事故发生。
3、声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垃圾填埋作业设备和污水处理设备噪声,在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固定高噪声设备设置隔声房、风机安装消声装置等措施后,项目运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小。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污水处理站污泥和职工生活垃圾,其产生量均小。对于污泥,应按规定进行危废鉴别,若鉴别结果属于危废,应交由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若不属于危废,干化后(含水率应小于60%)可在填埋场库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对于职工生活垃圾,在职工主要活动场所设置垃圾箱,垃圾定点收集后在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在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后,运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小。
5、生态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垃圾覆土取土影响,为减少工程取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项目覆土应使用忠路镇其他建筑施工场地弃方,若无弃方使用时才能设置取土场取土,取土场周边应设置截、排水沟,不取土时采用防尘布(网)对取土场进行遮盖,防止雨水冲刷面源污染和和起风扬尘,取土场服务期满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在采取措施后,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小。
6、人群健康影响
除恶臭外,填埋场垃圾容易滋生苍蝇、蛆及鼠等害虫,孽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填埋场要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工作,避免疾病的传播。
(三)封场期主要环境影响及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垃圾填埋场服务期满封场后,5-10年内仍会有渗滤液、填埋气体产生,其影响与运营期相似,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应继续保持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填埋气体收集处理系统、排水系统、防渗系统等完好有效并正常运转,同时做好监测工作和填埋场生态恢复工作。在采取措施后,填埋场封场后对环境影响小。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其建设有利于改善忠路镇环境卫生现状。建设单位若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及标准进行环保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切实落实本项目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对策和生态保护措施,遵照"三同时"可减缓项目建设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使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本次评价认为在严格落实项目各项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四、公众进一步了解项目信息的形式
公众可在本项目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可按照公示提供的联系方式、地址向环评单位查阅本项目的环评文件。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公众对项目的态度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