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研究综述

2011-05-15 互联网 作者:雷蕾 曲立 A+  A-

5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的库存和生产管理
由于废弃电子产品的自身特性,库存管理与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除了要求零售商、批发商应尽可能快的将回流产品运往生产商处,还要求生产商必须尽可能快的恢复其价值,因此生产库存系统应该是每生产周期内含有多个再制造周期的库存系统。同样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价值衰减快的原因,电子产品的销售价格应该是随时间递减的。因此在研究电子产品供应链库存系统时,产品的销售价格是随时间变化而递减的,即电子产品的库存成本是动态变化的。
黄祖庆和达庆利研究了废弃物品可直接再利用的库存控制策略模型,在需求与退货均服从泊松分布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最优订货模型和求解算法。
Simpson最早提出将可直接使用的存货和需要处理的回收品库存区别开,并在不考虑固定成本和订货提前期的假设下,以库存成本最小为目标求得订货、回收和销毁处理三者之间的最优关系。
Guide和Srivastava发现目前逆向物流的库存研究主要是借鉴传统库存理论中的建模方法和求解思路,建立了逆向物流库存模型。
Mabini对1:R模型进行了扩展,把backorder考虑进去,并分析了众多产品情况,此处再制造活动具有有限的能力约束。
对于需求既可以由再制造满足也可以通过直接购买新产品来满足的情况,Fleischmann等建立了制造再制造混合库存模型(HMRI)。如果只考虑一个成品库存点,回收和需求为不相关的随机过程,可以证明多周期的库存策略依然是(S,s)型的。
在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库存和生产管理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经典模型方面做出了深入的阐述和研究。对于最优模型的算法,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最优库存策略等各个方面都做了探讨和研究。这为我们以后在逆向物流库存和生产管理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对于逆向物流库存和生产管理方面,对于实际问题的研究较少,在实际的案例和操作上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6废弃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的价值链研究
“价值链”的概念是由迈克尔。波特教授最早提出的。他认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且连续完成的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了价值链。由于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部分环节的专业操作性很强,消费者、零售商和制造商在逆向物流上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势环节,又不具备自身完全回收产品的实力,但存在合作的条件和基础。基于这种考虑,提出消费者、零售商和制造商在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价值链上展开合作,联合回收废旧电子产品。
邢光军和林欣怡研究了具有两个零售商的价格竞争环境下,生产商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决策。
Savaskan和Wassenhove研究了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销售时的价格竞争。
Bakal和Akcali研究了随机产率下需求和回收量都受价格影响的再制造系统。
Porteus和Whang考察了生产管理者与销售管理者之间关于产品退货产生的利益冲突问题。
Davey等研究了零售商通过努力降低无缺陷退货的情形,设计了目标减量返利(targetrebate)合同来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协调。
Debo和Toktay研究闭环排队网络研究前向和逆向物流网络中信息的共享问题。
消费者、零售商和制造商在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价值链上展开合作,联合回收废旧电子产品不仅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还具备很强的经济效益。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传统的供应链研究中己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如何把这些成果应用到逆向物流的研究之中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