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中纸质品的回收利用
2009-05-26
互联网
作者:夏京 王婷
A+ A-
要使人们改变垃圾丢弃的习惯,克服惯性的必要手段是不可少的。发达国家通常立法采用收费、罚款、奖励等办法来促使人们主动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解决生活垃圾中纸废品的回收问题是充分利用垃圾中这部分资源的首要问题。根据我国的国情,将垃圾分类投放,首先要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告诫人们要分类丢放垃圾。同时,政府的环卫部门要设置分类垃圾箱,从家庭丢弃垃圾开始,到社区、街道垃圾箱。完成这样一个分类收集系统工程,关键在于人们对此要有充足的认识。垃圾的分类投放,实际上是伴随人类文明生活所必需付出的文明行为之一。其次,在已有分类垃圾箱的社区、街道,对于未分类混投的居民,应有必要的处罚手段。由于我国废纸收购系统比较落后,分类方法也不完善,仅就生活垃圾废纸而言,为便于回收最好分为三类投放:纸板和纸盒为一类,练习本、信纸等文化用纸为一类,报纸书刊为一类。
三、废纸的利用
废纸的回收利用不但减少了对一次资源(如木材、竹材、芦苇、麦草等)的消耗,在使用其重新造纸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及产生的污染都要少得多。采用不同的废纸原料生产不同的产品,废纸造纸所消耗的水、电、汽、化学药品及原料用量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废纸造纸较一次资源造纸在原料消耗上节省40%以上,耗水量减少约50%,节约能源60%-70%,减少大气污染60-70%,生物耗氧量减少40%,水中悬浮物减少25%,固体垃圾减少70%。
由于世界性原料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废纸的回收程度不断提高,利用技术不断进步。就可使用的废纸来说,旧瓦楞纸箱、旧新闻纸、旧书刊杂志纸、办公废纸、混合废纸可生产涂布白板纸、新闻纸、高强瓦楞原纸、箱板纸、卫生纸等纸种。我国大规模的使用废纸造纸始于八十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使用废纸制浆造纸的企业越来越多,生产线国产化水平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使用废纸造纸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在造纸工业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大量的废纸主要是靠进口,原因有三:其一,国内的废纸草浆含量大,纤维的质量较差;其二,国内的废纸无统一的分类标准,较杂乱;其三,回收率低,数量少。第一个原因属先天不足,我国森林资源短缺,造纸原料以草类资源为主,草浆的纤维长度较短,杂细胞多,在纤维长度和强度上不如木浆。而欧美的造纸工业以木材资源为主,回收的纸制品纤维较长,综合平均相当于阔叶木浆的纤维长度。进口废纸改善了我国原料结构的不足,成为我国资源性的原料来源。但是随着发达国家对环保的认识,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提高了对废纸的利用率,采取了征收森林采伐税,强制提高废纸使用比例,鼓励使用再生纸等一系列政策法规。随之而来的是国外优质废纸自用,低质废纸出口。因此我国进口废纸质量下降,纤维的利用次数一般为8次左右,超过8次,纤维将失去弹性和强度,不再有利用价值。在使用中我们无法确定纤维的使用次数,只能依据成品的质量来决定使用废纸的多少。
由此可见,大量进口废纸以改善我国的原料结构并满足用量需求,只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市场行为。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林纸一体化工程,逐步改变一次纤维造纸的原料结构,提高国产废纸回用率就变得更为重要。一方面废纸中木纤维比例增多,废纸质量提高,更有回用价值。一方面保护一次资源,尽可能减少砍伐量。国产废纸的回收和进口废纸的购买比例应从一头沉变得逐渐平衡,并驾齐驱。
目前全世界每年耗用再生纸浆约为1.2亿吨,而新生产纸浆用量约为1.9亿吨,二者合计约为3.1亿吨,再生纸浆占全部纸浆用量的38%左右。
一些木材资源缺乏的国家废纸回收率达40%-50%,韩国达到70%,台湾废纸回收率高达90%。日本通过确立一系列法规使二次纤维利用率达到55%。全世界造纸工业的原料结构大致比例为木材纤维65%,废纸30%,草类及其它纤维5%,造纸工业利用废纸的比例在逐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