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问卷调查方法探讨
2008-07-02
互联网
作者:蒋昕
A+ A-
2.2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资料
调查对象的个人资料属于较敏感的内容,公众出于自卫心理容易造成心理压力,不愿意回答或不予正确回答。这个时候为消除公众的顾虑需要用指导语言进行说明,强调若不填答这些问题,调查就不知道你的意见代表哪一类人,并说明调查并不是要了解个人具体的情况,而是为了调查统计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并且承诺对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保密,如用于其他方面将征求被调查者的同意。假如公众还是存有顾虑,建议被调查者至少应填写居住地点及联系方式,便于将来对项目意见的咨询与反馈。
2.3封闭式客观题的设计
2.3.1问题设计的内容
封闭式客观题简单明了,被调查者从一系列应答选项中做出选择,有助于调查者了解公众对该项目环境保护的需求。目前公众参与中客观题的调查普遍是就一些有关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对被调查者进行提问,最后直接询问公众对项目的建设或选址、选线持何种态度。这存在一定的缺点:片面强调公众对建设项目的决策权(赞同、不赞同、无所谓),而未能综合、全面考虑公众对建设项目影响因素的看法。笔者认为封闭式客观题不要直接询问公众对建设项目的态度,而应就项目对环境质量、经济、社会影响方面对公众进行提问。环境影响问题包括评价范围、工艺水平、项目施工期、运营期对环境空气、水体、声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问题如:您认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合适吗?您认为项目采取的工艺水平如何?您认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目前对您影响较大的是什么?您认为项目的建设可能导致哪些环境影响?您认为项目营运期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如何?您认为拟采取的环保措施能否起到污染治理的作用?项目建成后,您认为您所在区域环境质量会得到哪些改变?经济影响问题包括经济发展、就业率、公众人均收入等方面,问题如:您认为项目的建设是否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社会影响问题包括交通、能源、资源、公共基础设施、教育等方面,问题如:您认为项目的建设对本地区交通有何影响?由于项目的差异性,调查的问题应根据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统筹安排,对询问内容进行合理搭配,科学设定。
问题内容的描述应注意避免倾向性和引导性[5],问题的提法和语言应该具有客观性。如“经过技改后,本项目废气治理效果将得到很大提高。你认为项目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如何?”此类问题带有明显的肯定倾向,对被调查者造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势必对其形成一种诱导。如果改为“你认为技改后项目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会有所改善吗?”就可以消除这种倾向性。此外,为保证公众对调查问题的准确理解,要尽量避免使用专业化术语,用公众易于明白的语言来描述问题,如将“是否能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改成“是否会影响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则易于公众对调查内容给予客观正确的判断。
2.3.2答案的设计
封闭式客观题的答案应与所提出的问题相互对应,问答题多为单选题,所有的答案尽可能列出,体现层次性。比如“项目建成后,您认为您所在区域环境质量会变得怎样?”选择答案可分为很好、好、一般、较差、差5级。当单选题不能全面反应公众的意见的时候,应提醒公众进行多选,如:项目的建设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选择答案分为:对周围景观的影响、噪声扰民、废气影响、污水影响、其他影响(请注明)。设置“其他影响(请注明)”这项答案可防止出现列举不全的现象,以全面反应公众的看法。对于不同的题目,答案应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答案措辞。
2.4开放式主观题的设计
开放式主观题一般出现在问卷的末尾处,使被调查者可以对问卷中没有提到的项目环保措施方面的其他意见或建议加以补充,给公众一个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的机会,使反馈信息更具有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开放式主观题应起到查疏补漏、对封闭式客观题进行解释性补充的作用,典型的问题有:“对于项目的建设表示反对的请说明反对理由”、“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采取的环保措施,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您认为项目还有其他的环境保护目标吗?如果有,请列出。”
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的分析
公众调查结果应有客观全面的分析,才能为决策者提供真实、完整的决策依据,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目前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中公众意见的分析整理方法,基本上是把公众意见统计归纳列入表格,并简单陈述,最后只根据被调查者对项目建设的态度(支持、有条件支持、不支持、无所谓),或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走向的态度(赞同、不赞同、无所谓)做出判断,缺乏对统计归纳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分析论述。
参与调查的公众文化背景不同,环保素质存在差异,对项目的关注程度不同,关心的问题有偏差,他们的意见对环境管理的作用不能等同,如距离项目选址较近的公众对项目的关注程度比距离较远的公众关注程度更高。不同性质的项目,各问题对调查目的的贡献率不同,如化工企业对水环境及空气环境的影响问题相对突出,而公路建设则对声环境影响较大。这些都应列为公众意见整理分析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调查结果的分析时,可考虑对处于不同影响区域的人群、不同类型的题目设置权重来对各类公众意见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得到的信息能较好地代表项目评价范围内公众的意见。如某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为高架点源产生的空气污染物,则环境空气影响问题的权重值大,公众按以污染源为中心的同心圆或扇形等级区来划分,离圆心越近的权重值越大;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问题的权重值大,公众按以公路中线为中心向路两旁按照距离等级区来划分,离中线越近的权重值越大。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有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相似权法等[6]。主观性题目在归纳的时候应有很强的总结性,并说明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