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合作伙伴 侵权投诉
投稿
首页资讯关注头条独家培训环TV环卫汇环卫圈
环卫科技网 > 资讯 > 正文
再造新引擎:设计院如何在再生资源蓝海中破圈增长?
7天前
来源:环卫科技网
再生资源
0

当前设计行业面临深刻变革,传统市场增长放缓,而再生资源领域正爆发巨大机遇。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和数字化技术赋能,设计院亟需跳出传统业务思维,构建新的营销与业务体系,抢占再生资源市场新高地。在这一过程中,与领先的环保科技企业合作,或将成为快速构建能力的关键路径。

一、再生资源产业:政策驱动、规模明确、前景广阔

再生资源不是“收废品”,而是一个政策清晰、规模庞大、正在高速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根据国家“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重点包括废旧物资回收、大宗固废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金属、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细分市场。

仅绿色分拣中心一项,国家就规划建设1000个以上,带动投资规模达数百亿元。这对擅长规划、设计、工程咨询的设计院来说,是一个系统性的市场入口,更是从单项设计向“设计+运营+咨询”转型的关键场景。目前行业领先企业如联运环境已经打造了国内首家通过商务部认证的整装化数智分拣中心,通过标准化、集约化、数智化手段有效解决了场地、成本、技术和环保痛点,为设计院参与此类项目提供了技术实现的保障。

二、设计院破局再生的三大障碍与三大优势

尽管市场空间明确,但很多设计院仍面临:

有技术,没市场:懂工程设计,但缺乏再生领域的客户渠道和项目嗅觉;

有业务,没产品:零星承接项目,但未形成标准化、可复制的业务线;

有人才,没体系:依赖个别骨干“关系经营”,缺乏组织化营销能力。

但设计院也具备显著优势:

技术信任度高:在可研、规划、工程设计环节具有天然公信力;

多专业协同能力强:能整合建筑、市政、环境、机电等专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政府与国企客户基础好:再生资源项目多来自政府、环保平台、大型国企,恰是设计院传统客户群。

在这一过程中,与领先的环保科技企业合作,设计院可以快速补齐市场运营短板,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三、构建再生市场营销体系:从“找项目”到“建生态”

要想从再生市场中持续获客,必须跳出“等标书、跟项目”的传统模式,构建真正的营销体系。可借鉴攀成德提出的“3+1”框架:

组织重构:设立专门的再生业务事业部或产品线,配置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经营的复合型团队,重点强化“政策解读-客户洞察-资源整合”能力。

流程赋能:建立再生项目从信息获取、政策解读、技术方案、资源对接到的全流程打法。重点把握政策解读、客户痛点挖掘、产业链资源整合等关键环节。

激励创新:设置针对再生业务的专项激励,鼓励跨部门协作、前期策划和资源引入,打破“谁签约谁受益”的单一激励模式。

基础支撑:持续开展再生政策与市场研究,建立《再生市场白皮书》,定期更新行业动态、技术路径和典型案例,为经营团队提供弹药。

四、案例启示:产品线、区域化与数字化

产品线深耕:学习某大型建筑设计院的十三条产品线模式,设立如“建筑垃圾资源化”、“废纸废塑料回收设计”、“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等产品线,做深行业认知,形成差异化能力。

区域化布局:借鉴市政西北院的区域拓展模式,在再生资源重点城市(如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深耕属地政策与客户,与当地环保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从1.0“设点”到3.0“融城”的跨越,形成强大的市场辐射能力。

数字化赋能:如电建华东院一样,将数字化作为营销和履约的核心支撑。通过BIM、GIS、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再生项目方案呈现、系统仿真和运营管控能力,打造“数字化再生工厂”标杆案例。可利用成熟的环保企业提供的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如联运环境从智能回收箱到分拣中心数字化大脑),降低自主研发的门槛和风险。

五、从工程思维到产业思维:设计院的再生未来

再生资源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赛道,而是一个涵盖规划设计、工程技术、设备集成、运营管理、碳核算与金融服务的综合性产业生态。

设计院要想真正破圈,必须:

从前端切入:参与地方政府或平台的循环经济规划、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引导后续工程机会;

跨界整合:与环保企业、回收企业、物联网科技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或联盟,打造“设计+运营+数据”一体化服务包;

碳资产联动:将再生项目的碳减排量开发为碳资产,为客户提供“资源再生+碳资产开发”的双重价值,提升项目溢价能力。数智化绿色分拣中心带来的碳减排效益(如年垃圾减量5万吨)就是可观的数据支撑。

结语

再生资源市场不是未来,而是当下。设计院能否在其中分得蛋糕,不取决于技术差距,而取决于营销体系能否跟上、组织能力能否重构、产业思维能否确立。正如某知名企业管理专家所说:“1000人以上的设计院,技术落后一两年不会死,但营销打不开,一两年就可能熬不过去。”

与拥有核心技术、智能硬件制造、软件平台开发和项目运营经验的环保科技企业合作,可以为设计院提供从项目策划、技术选型到运营维护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设计院快速构建“设计+运营”的一体化能力,共同打造再生资源体系建设的样板。

行动起来,系统布局,再生资源市场完全可以成为设计院第二增长曲线的新引擎。

本文作者:联运环境  文章所列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您还想看什么类型的文章,或者想进一步了解联运环境,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者私信联系。联运环境:15158079008(微信同号)

环卫科技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版权声明。
举报 0 0 192
评论 《环卫科技网评论协议》
0/140
提交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文章

官宣:环卫科技网是干啥的?

2024-07-17

8企业入围|环卫科技网AAAAA级合作伙伴名单公示!

2025-08-18

重庆市云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网成功

4小时前

作者推荐

重庆市云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网成功

198 0

康恒环境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

84 0

6座移动公厕,成交价63.7万!

101 0

鹤壁又发布近亿元环卫装备采购意向!犀重此前拿下上亿元订单

82 0

窄巷地库垃圾清运难?“小身材”破解“环卫大难题”!

308 0

江西瑞金超2000万环卫设施更新改造,福龙马当选供货商!

230 0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我很不爽,因为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网站服务 本网动态 证书查询
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