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科技网从稷山县人民政府网站获悉,中共稷山县委宣传部于7月21日发布了对“农村公厕只好看不能用”的情况通报。
通报称,“7月20日晚,央视媒体对我县农村公厕未能正常开放公开报道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对媒体报道的情况进行实地核查,确实存在此类问题,情况属实。对此,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对全县农村公厕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切实把资金、人员、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到位,确保农村公用设施正常开放。同时县纪委监委对相关失职失责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据“央视财经”7月20日发布的推文《“嫌弃村民素质低、领导视察才开门”!农村新公厕只能看不能用?《财经调查》曝光→》,《财经调查》栏目组接到群众举报,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农村里投入不少资金建成的新公厕常年挂着锁、关着门,成了村民口中“只好看不好用”的摆设。
部分群众给《财经调查》栏目提供的视频画面中,有的公厕外观设计精巧,选址也贴近村民日常活动区域,单从规划上看,确实考虑了便民需求。
可就是这些本应常年开放、随时能用的公共设施,却被长期锁着门、闲置着,当地村民们只能看,不能用。
记者去现场调查,发现新公厕装修明亮整洁,清洁工具一应俱全,墙上还贴着公厕日常管理制度,内容清晰明了。而这些大门紧锁的崭新公厕不到100米的地方,旱厕刺鼻的异味扑面而来。当地的村民告诉记者,新建的公共厕所都是不提供日常使用的,只有村里有活动或领导来视察的时候才会开放。
记者去吉家庄村党群服务中心核实,确认了村里新建公共厕所日常并不会开放,只有当村子里有活动的时候才会开门给村民使用。
工作人员称,之所以平时关闭厕所,只是为了省却日常清理的麻烦。如果记者需要使用厕所,后面的清理打扫工作得由记者自己负责。
记者在“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平台”上查到,“稷山县2023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项目(新建公厕)合同公告”显示,采购人为稷山县农业农村局,合同金额230.28万元,计划新建23座公厕,资金来源于政府资金。
记者后面又到稷山县多个村镇进行实地走访。在稷山县太阳乡东里村党群服务中心附近,有一座建成后从未开放的公厕。工作人员确认,这座公厕同样属于去年新建的23座之一。
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这座公厕去年就已经建成了,但始终都没有对外开放,村民日常仍在使用露天旱厕。这座公厕内全新的设备一应俱全,但因为使用公厕会产生不少费用,又担心村民素质不高带来维护难题,所以村里继续让村民使用老旧旱厕。
而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西里村、白池村、贾峪村、邢家庄村。一座座新建的农村公共厕所,全都大门紧锁,无法使用。
一直到记者离开稷山县,一座座财政资金建设起来的农村公共厕所,依旧只能被观看和参观,村民们依旧使用着原来的旱厕。
“AI+环卫”典型案例公布!你入选了吗?
2025-04-28
官宣:环卫科技网是干啥的?
2024-07-17
7月收官!玉诚环境福建市场收获近7000万环卫标!
16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