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在上海从来不是空谈。
通过小手拉大手,培养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共同践行生活垃圾分类。
而作为教育者的老师,不光要做好对于幼儿、学生的垃圾分类知识教育,更要做好校园内的生活垃圾指引、投放和宣传工作。为学生们以身作则,与学生们一起参与到这场“新时尚”之中。
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金色幼儿园,深入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把垃圾分类作为幼儿园重点工作纳入幼儿园常态化管理,努力提升幼儿园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
一、精细化管理树新风,“四员管理”创实效
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金色幼儿园通过精细化管理,制定了详实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同时成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及督查小组,建立“四员”管理制度,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为补充、互相监督。用制度促实效,通过分阶段的宣传、实践、调整、优化等精细化管理手段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也让“新时尚之风”吹到了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
(一)精细化管理树新风
幼儿园通过精细化管理,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成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及督查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幼儿园垃圾分类日常各项工作开展、实施;督查小组负责指导、检查与督促园内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二)“四员”制度创实效
闵行区华漕镇金色幼儿园建立“四员”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落实各级职责,有效的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分阶段的宣传、实践、调整、优化,让整个幼儿园内的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不断动员着每一位教职工都投身于园内的垃圾分类工作中去。
二、改善园区设施,落实分类指引
华漕镇金色幼儿园两个园区最初没有设立垃圾箱房,仅有二分类垃圾桶(干、湿)及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暂存处。通过添置专用的四分类垃圾箱房及垃圾桶,完善了幼儿园内公共区域的垃圾容器设置,美化了园内环境。
目前幼儿园内的各点位均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和垃圾分类指引标识,如食堂后厨配备了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的三分类收集容器;教室、办公室等配备了干垃圾、可回收物的二分类垃圾桶。均由专人负责监督管理,引导园内师生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同时宣传科普垃圾分类知识,也减轻了保洁作业人员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