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类废弃物分两种模式进行有效监管
开始试运行之前,区绿化市容局会同虹桥街道,通过将222个湿垃圾收运点位,90个居民区装修垃圾清运点位,2条居民区湿垃圾清运路线纳入“监管系统”,推进垃圾清运工作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湿垃圾清运车在小区里收取垃圾
记者在虹桥街道了解到,湿垃圾、餐厨垃圾、干垃圾,每天都会进行清运,并且线路和时间相对固定,这三种垃圾采用的便是“站牌式”清运模式。就像我们平时乘坐公交车一样,每天垃圾清运车会根据固定路线去小区里收取垃圾,每个小区里有多少桶垃圾,垃圾清运员通过系统就一目了然。系统结合车辆定位,会提前15分钟向箱房管理员推送车辆到达信息,这样也能够减少垃圾桶外放时间,对于提升箱房管理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小区的整体环境大有裨益。
工作人员通过平台进行装修垃圾上报
装修垃圾和有害垃圾,则采用“预约式”清运模式,工作人员会通过平台进行装修垃圾上报,形成从立案派遣——调度处置——清运反馈——归档结案的业务流程线上闭环,有效解决社区装修垃圾清运不及时、作业不精细等难题。
虹桥街道管理办副主任李超源告诉记者,垃圾清运也是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里有在外面跑的垃圾清运车,有在小区里等待的垃圾箱房管理员。以前,这当中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比如小区里车辆堵住通道,垃圾清运车进不来,就只能掉头走掉,第二天再来收取这个小区的垃圾;现在,对于清运过程产生的动态问题,系统则会实时推送预警,让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掌握动态,比如如果垃圾清运车坏了,公司马上派一辆新车来,或者小区物业会及时帮助疏通车道,让垃圾清运车能够开进小区,避免空跑干等。
据介绍,上线至今,虹桥街道106个居民区湿垃圾点位,共清运25582桶,累计1542.98吨;90个居民区建筑垃圾点位,共清运1491车次,累计6960.31吨,垃圾数据实现了小数点级的精准计数。垃圾桶在外滞留的时间由放置半天左右缩短至30分钟以内,试运行期间,系统功能相对完善、运行数据表现良好,监管实效逐步体现。
第三方监督员对居民开展实效检查并打分
除了“监管系统”,“智管平台”还实现了与政务微信平台相联。区生活垃圾分类第三方监督员通过垃圾分类智能评分轻应用每日对居民区、单位开展实效检查,情况均录入政务微信平台,实现了检查结果电子化,可视化,数据对比分析一目了然。每个小区垃圾分类的评分都能在“智管平台“上查询到,小区里垃圾分类的不足也会及时通过平台进行反馈。
下一步,长宁区将逐步扩大“智管平台”街镇运用范围,健全合理模型、积累有效数据,为动态交互展示提供可靠支撑,做到“全面的管”、“彻底的管”。同时积极争取“智管平台”区级版本的市级试点,打通市、区、街三级平台的信息互联互通和实时协同指挥,为全市垃圾分类“一网统管”工作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