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垃圾分类和处置趋势的流行观点,家庭厨余垃圾必须单独分出来,进入厌氧发酵产沼提油的非焚烧化体系(虽然处理后的残渣依然是要挤干水分进行焚烧)。
而日本则严格规定,餐厨垃圾必须进入焚烧体系。
从生物安全性角度来看,餐厨垃圾榨干水分后,集中焚烧,相对更安全,能够快速消灭微生物产生传播以及臭气滋生等污染隐患。而非焚烧化处置,则存在处置时间长,处置成本高,微生物滋生传播和臭气传播等问题。
不过,餐厨垃圾的焚烧,在大气污染物,尤其是持久性有机物产生和扩散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风险。
餐厨垃圾,烧和不烧,都有问题,所以最好的处置方法,是尽量少产生或不产生餐厨垃圾。
另外,这里还要插一个小细节,那就是日本的垃圾焚烧厂,垃圾储坑是有严格物理分区的,是要用较高的挡土墙隔开的(详见下图),这样就能严格保证垃圾分时投入,可以严格分区发酵,让垃圾发酵干化更彻底,实现严格的焚烧控制。
国内的垃圾储坑则一般没有严格的物理分区,一是出于建设成本,以及维护成本的考虑,二是国内的垃圾焚烧企业,觉得通过班组管理,甚至是智能模式和大数据监控管理,通过抓斗就能实现分区管理,无需在储坑内做文章。
第五,东京人丢垃圾,都是要自己步行较长距离,丢到垃圾站,或路边制定丢弃点,环卫工只需沿路收集。
我国目前则大多丢到楼道垃圾桶,大楼物业的环卫工统一背下楼,并集中回收。
第六,东京的环卫系统,还是比较注重形象的,环卫车辆的车身非常干净,环卫工的服装也相对整洁体面,从事环卫工作的年轻人也较多,环卫工的社会地位自我认同较高,工作热情也较饱满。
环卫车辆都是吨位较小的车辆,全车密封且车身没有明显污渍。
此外,环卫工还有外籍雇员,譬如,一位来自加纳的黑人兄弟,也在东京做环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