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飞千里靠头雁。吴主任骄傲的说道,陈家桥村党支部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垃圾分类、小微水体整治、改厕工作中,一个个党小组变成了一个个专家组,给村民们普及环境知识、传达政策时讲得头头是道,群众听得津津有味。村里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根据村里的“两袋两桶(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单独装袋,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放入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四定处理(定人负责、定时收集、定点储存、定时处理)”“六点减量(填一点、沤一点、卖一点、处一点、兜一点、运一点)”垃圾分类处置方案,陈家桥实行片区网格化管理,将整个村划分为8个网格,分别配备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并制定评比制度。
另外,村里还创新厨余治理方式,在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创设了一个农村厨余垃圾综合处理设施,附近的群众集中定点将厨余垃圾投放到这里,经隔油池隔油、沉淀池沉淀、发酵池厌氧发酵后,产生废水、废渣和沼气。废水经污水管网接入人工湿地进行过滤排放,废渣转化为高效生态肥料用于农业生产,沼气则接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用于生产生活。吴主任告诉考察团:“在广场设厨余垃圾收集点,能把村民活动与垃圾收集有机结合起来,村民们晚上来广场跳舞或活动时顺便就把垃圾带过来了,提高了垃圾投放的便利性。”
在这里,考察团还看到了一所废旧仓库被改造成了垃圾分类废物利用DIY工作科普室,里面的创意物品都是由吴主任自己动手制作,真正的做到了废物利用,让更多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科普知识入心入脑,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