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报,2017年葛洲坝再生资源年综合处理能力达920多万吨,囊括废钢、废纸、废塑料、废有色金属、废玻璃、废旧汽车拆解等,加工分拣后的种类达1000余种。
首个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园项目——淮安项目已进入生产阶段,高品质塑料瓶片年产量1.7万吨,预计2018年中期全面投产;老河口、淇县、广平、怀远等再生资源园区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在环卫业务上,2018年初,公司控股设立葛洲坝京环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公司合作,打造固废全口径处置利用平台。
水环境治理方面,通过并购尧润环保,不仅开拓了污水处理市场,并为自己贴上了“雄安概念”的标签。
报告期内,老河口示范线处理垃圾8.71万吨;新建了松滋、宜城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危废示范线项目,新增垃圾处理能力25万吨/年。
2017年度,葛洲坝公司环保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6.82亿元,同比增长60.13%;实现利润总额7.91亿元,同比增长56.94%。
只是,这样的光辉时刻,或许此后也无缘得见了。
二、光景不在,暴露内控隐忧
在葛洲坝2018年年度报告中,环保业务持续推进,如老河口、松滋、宜城3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产线正常运营,处理总能力达1300吨/日;全年水泥窑协同处置业务处置生活垃圾、污染土、一般固废24.38万吨。
但是,环保业务的营业收入已经停止增长,出现拐点。根据年报,公司在环保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4.29亿元,同比下降27.09%。
环保业务板块中,绿园科技亏损额为1.78亿元;葛洲坝京环科技有限公司亏损1747.3万元。
2019年,葛洲坝的环保业务营业收入进一步下降至131.82亿元,同比降幅达32.15%。在其主要二级子公司分析中,涉及“环保业务”的共有两家公司,分别为绿园科技和中国葛洲坝集团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均为亏损状态,亏损额分别为9亿元和2381.9万元。
仅一年时间,绿园科技亏损额度从2018年的1.78亿上升到9亿元,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些或许在今年4月28日,葛洲坝发布的《关于2019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中找到答案。
在此公告中,纰漏造成绿环科技亏损的原因主要在于其持股55%的环嘉再生,后者2019年亏损13.16亿元,主要原因包括有有色金属及再生PET等市场价格持续下降,经营成本上升;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经营质量不高和坏账等原因。
公告中还提及,2019年,环嘉再生部分相关人员接受调查,致使部分预付款可能覆水难收。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18年葛洲坝环嘉向部分合作供应商支付了预付款,用于购买废钢、废纸、废塑料、废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但对方未履行供货义务且未偿还资金。交易的合作的供应商正是环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嘉集团)及其相关企业。而环嘉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不是外人,正是环嘉再生另外的45%股权控制人王金平。
2019年5月和6月,环嘉再生原董事长陈熹、董事兼总经理及环嘉集团的实际控制人王金平因职务违法问题分别被武汉市监察委员会和武汉市青山区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随即被武汉市监委和武汉市青山区监委分别下发留置通知书:被调查人陈熹因涉嫌职务违法、王金平因涉嫌违法犯罪,分别自2019年5月17日和2019年6月14日起被实施留置。同样被武汉监察机关留置的还有葛洲坝环嘉抚顺分公司总经理、负责人张德军。
其实,环嘉再生的管理漏洞不止于此。
今年2月25日,环嘉再生一位纸品事业部副经理被指控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葛洲坝环嘉585.56万元,构成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高层和基层管理都涉嫌严重违法行为,可见企业的管理状况确实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在2019年,还有一个消息值得注意。
2019年2月22日,葛洲坝发布公告宣布,将撤销PPP事业部,将PPP项目管理职能移交至生产管理部和其他管理部门。
遥想在2016年年报中对PPP模式的高度推崇,这样的动作,无疑引起业内关注。有分析认为,葛洲坝在进入环保产业的5年间,高举高打,投入重金在企业并购和技术整合上,即使是央企也难免会出现弹药短缺。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将手中订单尽快变现,才能维持企业的良性运营。
从2018年开始,早期迅速扩张PPP布局,摊子太大而难以为继的案例不在少数。葛洲坝收缩防线,聚焦存量和现金流的意图能够说得过去。
根据上文《公告》,葛洲坝2019年环保行业板块营业收入131.82亿元,毛利率-3.45%,营收同比下滑32.15%。
随着中国能建“母食子”进程结束并实现“A+H”上市目标,葛洲坝这个带着荣耀和争议的名字将走入历史。5年发展营收过百亿,葛洲坝在环保产业中依然拥有重要意义。但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即使拥有央企光环加身,不注重内部管理和风险管控问题同样能够造成致命伤害。
一路走来,葛洲坝的环保进程与国家的产业布局紧密相随,又由于市场、内控等原因遭遇了不小的问题,成为我们研究环保行业的生动案例。
当前,环保产业的整合力度不减,11月3日,长三角生态环保产业链联盟在江苏盐城举行启动仪式,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环保集团、浙江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5家单位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资本市场上,三峡系一路高歌猛进、势头迅猛。
可以想见,葛洲坝的环保之路还会走下去,只不过交给中国能建完成了。在当前的“大势”之下,中国能建的环保之路有怎样的发展,又将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