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第一批先行先试小区收集点的建设选址已全部完成,累计招募志愿者688名。正在通过居民议事会、入户发放资料,营造宣传氛围,利用"绿水青山--南京垃圾分类大家谈"等形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第一批小区单位垃圾分类先行先试工作将于6月全面完成。
现代快报记者在西康路35号小区看到,垃圾分类收集亭效果图已公示。垃圾亭将设在小区进口处,这里将摆放两个厨余垃圾桶、两个其他垃圾桶、一个可回收物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工作人员介绍,垃圾亭建好后,居民可以刷卡开启,智能投放,投入的垃圾可以自动称重。为了防止异味,垃圾亭还将安装除臭散味系统、灭蚊器等,旁边设洗手池,方便居民扔完垃圾后洗手。
垃圾房难落地,部分老小区或采取流动收运
南京为何要采取定时定点投放的方式推进垃圾分类,下一步还有什么举措?在座谈会上,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主任科员龙瑞介绍,目前,南京每天产生8800吨生活垃圾,相当于玄武湖如果抽干不到两年就被填平,可见垃圾一定要从源头分类减量。
"垃圾分类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他表示,南京在前几年一直在推行垃圾分类,主要是在500多个示范小区采取垃圾分类积分奖励的形式,居民可以用积分兑换鸡蛋、米、油等生活用品,总体来说效果明显。但是,几年下来,垃圾分类积分奖励模式存在"天花板",不少小区的参与率达到了50%-60%后,就再也上不去了。"主要原因是参与者还是集中在老年人,中青年的上班族不参与或是很少参与。垃圾分类除了激励机制外,也需要用法制来约束。"他说,尽管刚开始时,居民会觉得有点麻烦,也会占用一点点的时间,但是只要养成习惯,就不会觉得麻烦。到今年年底前,南京6成大约2000多个小区要进行垃圾分类。
龙瑞说,现在小区推行的撤桶建房,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就是倒逼居民养成习惯,垃圾四分类后,会用不同车辆收运,去往四个方向,不会前端分得好,后端一锅端。"也欢迎市民监督,拍照举报混收的情况。"
那么对于一些老旧小区垃圾房(亭)难落地的情况,龙瑞坦言,在走访中,他们也确实发现一些老旧小区,比如二条巷、三条巷、红庙等处小区楼下就是街,垃圾房难落地。对于这样的小区,计划采用垃圾收运车流动收运。
专家建议:采用价格杠杆的方式,分类垃圾少收费
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座谈会上,不少居民、专家代表也来提建议。
居民代表柯宁生认为,垃圾分类可以采取一些倒逼机制,比如有居民不分类就可以不收他家的垃圾。同时,可以给居民发放一些免费的垃圾袋,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汤善鹏认为,首先要建立居民自律机制,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让居民知道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其次,要用各种手段激励市民参与其中,他建议,可以采取价格杠杆的方式,分类垃圾少收费,不分类垃圾多收费。
"南京垃圾分类已经在走立法程序,一旦立法后,如果居民屡次教育劝导后仍不分类,执法部门要进行执法。"他说,用一些强制机制,来约束居民做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