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大气行业龙头民企清新环境易主四川省国资委,四川省国资委下属四川发展旗下的国润环境直接持有清新环境股份2.7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31%,成为清新环境控股股东。
水务行业龙头民企碧水源也在今年5月发布公告称,公司5位实控人转让占公司总股本10.71%的股权给中交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次权益变动后,中国城乡成为碧水源第二大股东。
今年6月,垃圾焚烧行业龙头民企也引入国资。浙能集团通过旗下浙江能源国际有限公司在境外设立的新公司,收购中国绿能有限公司持有的锦江环境29.79%股权,成为锦江环境第一大股东。
今年下半年,国祯环保再次引入国资。早在2017年,国祯环保就成功引入安徽铁路发展基金(隶属于安徽省国资委)作为第二大股东;2019年7月,三峡集团通过定增方式入股,持有公司11.6%的股份;9月三峡集团再次受让15%股权,累计持股26.6%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与上述企业引进国资作为大股东相比,博天环境引进诚通生态为战略投资者有何不同?
据业内人士分析,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国资将持有一定股份。但此次博天引入战略投资者所表达出来的意图是,入股方不是要掌握公司实际控制权,目的不是要控制公司,可能仅作为少数股东,对公司没有绝对经营和管理权利。
未来双方将开展哪些合作?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诚通生态将长期持有博天环境,双方不是短期合作,从合作意图来看,双方将开展多项合作。
博天环境方面表示,此次与诚通生态进行战略合作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有利于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本战略合作协议如能顺利推进,将实现双方合作共赢,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
对于未来的发展,记者从公告中看到,诚通生态利用其市场资源业务优势、博天环境利用其在高端工业水处理系统、城市水环境、土壤修复和环保装备等领域经验,双方在股权、资产和业务拓展等方面展开多项合作。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战略持股。在符合法律法规及满足诚通生态进一步尽职调查工作结果的前提下,拟在合适的时机,通过定向增发、协议转让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取得博天环境部分股份,成为其战略股东。
第二,资产合作。双方将积极形成在水务资产方面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根据各自的战略布局,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资产转让、项目共同投资等方式,对水务资产进行共同整合。
第三,业务拓展。基于博天环境深厚技术积累,及诚通生态的市场资源业务优势,双方将积极进行业务对接,进一步加强在能源化工、集成电路、造纸行业、钢铁行业、工业园区等环保业务领域拓展,实现产业协同与共同发展。
博天环境表示,将全力配合诚通生态开展尽职调查,双方将就本协议项下的合作具体细节进行磋商,以确定并达成正式的合作协议。
“目前的环保企业无论所有制类型、规模大小,都应苦练内功、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坦诚对话与合作才是应变良策。在经历以资本为驱动的快速发展阶段之后,技术创新和精细化运营将会更大程度地决定企业的竞争力。”赵笠钧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