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不具备强制性
人大代表院加大对餐企的经济处罚力度
对于新规发布后执行不到位的尴尬,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推出的外卖餐盒团体标准并非国家强制标准,并不具备强制性,只具有行业约束力。根据团体标准,目前主要是由第三方平台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约束。
据悉,对于拒不执行标准的商户,核查与处置的权利,均交给了第三方外卖送餐平台。标准要求,第三方平台每月要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至少两次核查,核查其是否使用了符合规定的纸碗、送餐袋,发现未使用或部分未使用的,将扣分。此外,平台将依据扣分力度,分别对其采取降低排名、取消补贴、停业整改,甚至下线整改等惩罚措施。然而,如果第三方平台为了确保在线商户的数量,对部分未使用符合规定纸碗、送餐袋的商户“睁只眼闭只眼”,不严格履行审核和处置的权力,团体标准就很有可能沦为“一纸空文”。
对此,市人大代表周星增认为,“还缺少一个经济处罚,因为企业最关心的是利润,如果平时发现多少次,只是排位降低等等我觉得远远不够,应该罚款,一定要有经济手段”。他表示,究竟如何进行经济处罚,应该由政府相关部门在征求各方意见后,制定一个合理的监管意见。
要减少使用塑料餐盒,积极推广环保餐盒,除了监督入网餐饮企业使用环保餐盒的情况,周星增代表认为还要增强平台的环保责任意识,“我国的《环保法》中也有类似信息披露的要求,比如重点排污企业应当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防止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接受社会监督”。他建议外卖平台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比如平台每个月要向社会公布用了多少塑料盒。数据要公开,根据你这个数据我们可以采用征收环保费的方法,这块地方立法可以做”。周星增代表认为这样可以倒逼平台加强对环保餐盒的推广和监督。
作为外卖行业消费链条中的重要一员,消费者的环保责任意识同样亟待提高。
“我认为环保的问题是全社会共同的问题。我发现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网上叫外卖,走几步路都不愿意,这样不利于培养他们劳动的精神,吃苦的精神,还有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周星增表示,虽然目前在试点阶段,使用环保餐盒增加的成本主要由平台补贴,不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但是随着环保餐盒推广范围的扩大以及平台管理成本的增加,消费者不会一直享有“免费的午餐”,但是他认为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认为应该让消费者有压力,让他们的成本变得比较高,这样大家才会主动配合去做”。同时,他建议政府部门加强舆论引导,一方面加强外卖塑料餐盒污染环境的宣传;另一方面积极倡导消费者减少外卖服务次数。
市质监局则表示,将跟踪团体标准发布后的实施情况,不断关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展动态,适时启动团体标准2.0版本起草工作,将成熟、环保的产品纳入标准替代范围,持续改进优化产品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