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本导则按照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改厕入户提出“单户分散+不直排+资源利用”的模式。改厕后,粪便污水经化粪池无害化处理后宜作为肥料进行资源化利用。
3.3化粪池粪渣及粪便污水严禁直接进入雨水管道、河道或沟塘内。
3.4洗衣、做饭、洗澡等生活污水严禁进入化粪池中。
3.5农村改厕鼓励“进院入户”。
3.6改厕工程的施工单位应通过招投标确定,并与相关部门签订《工程施工协议(合同)书》。
3.7改厕施工人员须经过农村改厕技术培训。
4设计与建造
4.1厕屋、厕具要求
4.1.1厕屋净面积不应小于1.2m2。
4.1.2厕屋内地坪的高度应至少高于室外地坪100mm,防止雨水倒灌至户厕内。
4.1.3厕屋应通风良好,由农户自配照明设施。
4.1.4便器应选择陶瓷、金属或表面光洁的合成材料制造的节水型便器。
4.1.5便器排污孔直径不小于100mm,以按便器下口中心为基础,距后墙的距离不小于300mm,距边墙不小于400mm。
4.2池坑开挖与回填
4.2.1池坑的开挖应充分考虑土质、地下水等情况,确保周围建筑及施工安全。
4.2.2化粪池基础应先夯实素土,再铺100mm碎石夯实,最后用素混凝土浇筑厚80mm垫层。
4.2.3化粪池池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200mm,并应避开道路。
4.3化粪池选型与要求
4.3.1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用适当形式的化粪池,确保达到安全卫生、方便使用、便于管理的目的。
4.3.2化粪池应选用无害化、防腐性能好且具有防渗漏功能的材料,推荐使用装配式化粪池(一体化三格化粪池、装配式三瓮化粪池、装配式双瓮化粪池)、砖砌式三格化粪池和钢筋混凝土三格化粪池;装配式化粪池中一体化三格化粪池有聚乙烯和玻璃钢等材质,装配式三瓮(双瓮)化粪池有聚乙烯等材质。
4.3.3化粪池距建筑物距离以不影响已建房屋基础和保证周围建筑安全为前提。
4.3.4化粪池距离地下取水构筑物直线距离不得小于30m。
4.3.6改厕中化粪池容积选择可参考下表中的数值。
表4-1三格化粪池容积参考取值
设计农户人数
1~5人
6人以上
有效容积(m3)
1.5
2
4.3.7地下水位较高时,化粪池应采取相应的防浮措施。
4.3.8化粪池井盖应坚固且有固定设施,宜采用铸铁或者混凝土材质的盖板。
4.3.9化粪池应做防渗实验,确定不渗漏后方可投入使用。
4.3.10装配式化粪池应满足《塑料化粪池》(CJ/T489—2016)、《玻璃钢化粪池技术要求》(CJ/T409—2012)与《玻璃钢化粪池选用与埋设》(14SS706)中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