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全国爱卫会正式命名南阳市为国家卫生城市。
消息传来,全市欢庆!3年奋战结硕果,3年砥砺终有成。国家卫生城市,不仅是南阳市的崭新名片,更是一幅整洁靓丽、宜居宜业的城市画卷。这画卷中,城管环卫部门干部职工夙兴夜寐、栉风沐雨的身影,开拓创新、迎难而上的担当,成为其中最动人的一抹亮色。
3年创卫,城市经历了凤凰涅 式的蝶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实现了空前提升;3年创卫,环卫队伍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和洗礼,环卫事业发展跃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的南阳,天蓝水清,洁净宜居。这是中心城区城管环卫部门团结协作、敢想敢干、忘我工作结出的累累硕果,是环卫人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环卫精神奏响的时代强音。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站在成功的节点上,城管环卫部门毫不懈怠,依然在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着卫生城市的成长,用“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精神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南阳市领导王智慧、李甲坤、刘树华、朱海军出席环卫车辆交接仪式
南阳副市长朱海军、市城管局局长高贤信调研指导环卫工作
夯实发展硬基础 持续提升环卫服务水平
说起环卫工作,不少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多年前“大小扫把两条腿,簸箕铁锹手推车”的阶段。然而,如今走在城区的道路上,时时可见,现代化的扫地车缓缓开过,高炮洒水车随后而来。环卫车辆驶过,街道洁净空气湿润,机械化的环卫作业体系正悄然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活。
以环卫项目支撑,提升工作效率。在公厕建设上,3年来,我市克服环卫设施建设“避邻”所带来的选址难、建设难的困境,在市城区新建公厕230座,升级不达标水冲式公厕142座,拆除改造旱厕291座(改造77座,拆除214座),新建生活垃圾中转站19座。目前,市中心城区公厕总数613座,中转站70座,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环卫车辆配备上,3年间市中心城区投入9600万元购置232台环卫车辆,为道路机扫、洗扫、洒水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城市主要道路环卫机械化清扫率达到了100%,主次道路实现了每天“多洒一冲”的作业标准。生活垃圾处理方面,2015年,建成了库容为200万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处理续建工程,确保了市中心城区居民平均每天1200吨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连续性。2016年南阳市首座粪便处理厂建成使用,填补了南阳市粪便处理工作的空白。此外,市城区主次道路按照间隔100米双向安装的标准,设置果皮箱6000多个。这些设施设备的投用,为国家卫生城市成功创建奠定了关键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