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投融资和交易结构
一、资金来源
1、石门县城管局原有环卫支出
2、石门县各乡镇原有用于集镇及农村的垃圾收转运支出;
3、石门县生态办用于农村治理的专项资金;
4、国家重点功能区转移支付增量资金,初步估计在千万左右;
5、省财政垃圾收运体系建设财政奖补资金,具体金额视检查情况而定。
二、项目交易结构
(1)本项目以PPP模式实施,由政府出资代表参股、社会资本控股共同出资组建项目公司(SPV)实施本项目内容。
(2)石门县人民政府与项目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授权项目公司实施本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维护。
(3)项目公司在特许经营期提供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维护服务,石门县财政局向项目公司支付政府购买服务费,项目公司收回投资并取得合理回报。
(4)依据特许经营协议等PPP有关政策规定,石门县财政局向项目公司支付的政府购买服务费,列入石门县人民政府年度财务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并取得石门县人大常务会的批准。
(5)特许经营期期满后(暂定为20年),项目公司将项目资产全部无偿移交给政府指定机构。
(6)本项目为“政府购买服务”,石门县财政局向项目公司支付政府购买服务费。
主要效果
该项目的建成,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完善全县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对进一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科技领先生态环保。本项目完成全县域垃圾压缩站的布局,所有设备全部采用中联重科最新产品,严格按行业的环保要求进行设备选型和配置,垃圾收运过程为全封闭作业,能够达到“三无”,即无滴漏、无抛撒、无二次污染,可以杜绝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垃圾收运线路沿途臭气、污水和垃圾抛洒问题。
2、解决融资难题。本项目预算总投资额约为2.85亿元,建成后可使石门县环卫现代化得到全面提升,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由中联重科负责投资和融资,解决政府在建期间的资金压力,将设备采购、设施建设等一次性投入资金分摊到今后多个年度。
3、创新管理模式。市场化作用下的新环卫体制于2016年8月11日开始试运行。按照设计绩效考核体系,由县城管执法局、环卫处参考《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制定具体的标准与细则,对项目运营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考核,县财政局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向项目公司支付运营服务费,支付费用与绩效考核结果直接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