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的心声道出了人民对公厕的期望。近年来,全国100多个城市先后考察参观,前来临汾取经的外地官员一批接一批,公厕已经和临汾城融为一个整体,成了临汾的一景儿。这些点点滴滴的细微表现,正是临汾人从公厕感受到的文明,骄傲和自尊。
一座座公厕矗立在十字路口黄金位置,把最大方便让给百姓,让临汾市民更有社会尊严;一座座公厕跻身公园广场,与环境相融,与市民贴近,成为公众休闲纳凉之所;一座座守候在街头路边,让百姓再无寻厕之难、入厕之忧。眼下,公厕成为临汾市最有代表性的设施,也是让市民更有尊严感的光明之所。
据了解,在第11界世界厕所峰会上,时任临汾市市长助理、住建局长宿青平发表了“公厕全球化”的主题演讲;在第九届“迪拜国际最佳范例奖”颁奖大会上,临汾公厕代表中国公厕首次登上国际舞台,从迪拜搬回了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全球十佳”的大奖;2016年,中国公厕品牌示范城的称号花落临汾……
公厕从幕后走到台前
让公厕从幕后走到台前,临汾是成功的“革命者”。表面上看,这是一场貌似简单的“公厕革命”,实质上是触动了无数人的传统观念和现实利益的“革命”,是城市民生领域提升百姓社会地位的“革命”。
从一开始,临汾市就郑重提出:“建方便之城”,不但要建,还要“建于显著位置”,更是确立了:“见缝插针建公厕”的方针,确定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管理,免费开放”的模式,冲破了重重障碍,有效解决了困扰市民入厕难的问题。百姓不再遭受寻厕之苦,老人们再也不遭憋尿之罪,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来人员再也不忧入厕之烦。
第一座公厕位于解放东路的商务局东侧,顺利完工,投入使用。第二座公厕,选址在解放路中段,附近大多是职工宿舍,估计阻力最大,便决定晚上11点后再开挖。果然,挖了没有多久,附近的群众闻声出来阻止,甚至有两个老人手拿救心丸,跳进坑内不让施工。劝说工作做了大半夜,老人还是不依,无奈,只能停止施工,再想办法。经多方了解,获得老人亲属的帮助,才将工作做通,公厕如期完工。
国庆节前夕,解放路拓宽改造工程顺利完成,3座公厕也竣工投入使用。至此,“公厕革命”虽阻力重重,但战战告捷。标准化公厕的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现象,树立了全新的公厕形象。许多市民感到新奇,骑车或徒步前去参观,周边居民看到干净卫生的公厕环境,也随之改变观念,由排斥转向接受。
标准化公厕从半夜里偷偷启动,拉开了公厕“革命”的序幕,引来了一场公厕“革命”,公厕形象的“革命”,生活方式的“革命”。这场革命的价值和意义已不是单一的为市民入厕提供了方便,更在于人们对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人们开始感悟到,人的健康和享受不能只体现在“吃喝”方面,在“拉撒”上同样能够体面。一座城市,没有标准化的公厕,就不能保障百姓的卫生和健康,也不能奢谈什么城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