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营运期环保对策措施
①恶臭污染防治措施:拟建项目正常情况下通过高温燃烧法处理臭味气体,事故状态或停炉检修期间采用活性炭吸附吸收法处理臭气;垃圾储坑内空气通过一次风机引至焚烧炉作为助燃气体,使垃圾贮坑处于负压状态控制臭气外逸;渗沥液收集池设置臭气密闭收集系统,臭味气体经除臭风机和管道排入垃圾储坑,再通过垃圾储坑的排风和除臭装置去除。
②烟气污染防治措施:包括新建烟气净化系统以及对一厂、二厂烟气净化系统的升级改造。拟建项目对配置一套烟气净化设备,采用“SNCR炉内脱硝+半干式脱酸+干石灰喷射+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低温SCR脱硝”组合方案对焚烧炉产生烟气进行净化,设计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国家GB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对已建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厂和二厂)的烟气处理系统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在已有“半干法中和+活性碳吸附+布袋除尘”烟气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SCR脱硝+干法脱酸”,使其改造完成后主要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国家GB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标准要求。实现环保措施“以新带老”。
③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拟建项目在厂内设置一般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污水及中水处理采用“水解酸化+二级接触氧化生化处理+中水深度处理”的处理系统工艺,垃圾渗沥液处理采用“预处理+UASB高效厌氧反应器+A/O好氧系统+MBR生化处理系统+NF纳滤膜系统+RO反渗透系统”的处理工艺,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深度中水处理,中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的有关水质要求后,回用作为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用水、道路洒水、绿化用水等。
④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焚烧炉排出炉渣采用机械输送系统送至渣仓,再运至小塘无害化处置场进行填埋处置;主厂房设置飞灰固化车间,对产生的飞灰进行稳定化处理,达到相关要求后运往小塘无害化处置场填埋;泥经脱水处理后连同生活垃圾送入厂区垃圾贮坑,与进厂垃圾一起投入焚烧炉焚烧处理。
⑤噪声污染防治: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源大的设备如锅炉排空设备等采取隔声、消声、减振等措施;主厂房合理布置,噪声源相对集中,控制室、操作间采用隔音建筑结构;总图合理布局并加强厂区绿化,充分利用厂内建筑物的隔声作用,利用绿化带降低噪声;场区道路实施限速、禁鸣喇叭等措施控制交通噪声源。
⑥风险防范措施:循环水泵、给水泵等设备发生故障时,迅速启动备用设备,避免对运行造成影响;汽轮机产生故障时,采取降低负荷、停机等措施;焚烧炉发生故障时,采取降负荷、停炉、排空等措施,并启动活性炭除臭备用装置,避免臭气外逸。
四、综合结论
佛山市南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佛山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之一,通过实施提标扩能工程,可以提高对佛山南海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降低环境风险,符合《佛山市南海区环卫设施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要求,符合国家有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产业政策要求;通过实施高标准建设,本项目主要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2014年国家最新环保标准及欧盟标准要求;各环境影响专题评价结论表明,只要建设单位严格落实项目设计实施高标准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南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提标扩能工程的实施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将在佛山市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网站(http://cic.nanhai.gov.cn/cms/html/nhzj/index.html)、佛山市南海绿电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nhgre.com/cn/index.aspx)、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chinaeia.cn/)上登载,公众可即日起登陆查阅。若需索取纸质版资料,可通过书信、邮件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书面要求,索取期限自2016年09月30日起至2016年10月18日,本阶段公示时间不少于十个工作日。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项目周围单位、专家、群众等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一)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及公众担心的主要环境问题?
(二)项目建设对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否在公众可接受的范围内?
(三)在现有状况下,从优化区域整体环境状况的角度考虑,是否赞同本项目建设?
(四)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
(五)对本项目的其它建议。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在网站发布项目第二次环评信息公示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登报和在现场张贴项目第二次环评信息公示,以及对村民、村委等进行问卷调查。公众咨询可采用电话、邮件、信函等方式进行咨询和意见反馈,时间自2016年09月30日开始,不少于10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