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去往何处?一直是城市管理者最头疼的问题。不少城市选择了垃圾填埋,随之衍生出来的垃圾围城、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又不断被百姓诟病。自2009年以后,山西省大同市为每日不停产生的大量垃圾选择了一条新的出路:焚烧发电。
时任大同市长的耿彦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垃圾处理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在他看来,垃圾焚烧项目不仅是城市的清洁器,还是一个城市美的窗口。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甚为卓著。
看不到黑烟,闻不到臭味,听不到噪声,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反哺农业……8月18日,记者走进大同富乔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乔公司”),近距离感受到垃圾焚烧发电给城市带来的新变化。
破难题 垃圾处理有了新模式
在大同市西韩岭乡马辛庄村,一座占地210余亩的厂房掩映在绿树成荫中。厂区内鸟语花香,生机盎然,若不是厂房外“以科技洁净未来,让垃圾变废为宝”等字眼的提示,到访者很难把这样干净整洁的工厂与垃圾处理联系在一起。
据了解,大同市以前的城市垃圾处理模式跟许多城市如出一辙,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大同市也遭遇到了工业发展和破解垃圾围城的现实困境。
“污水基本靠蒸发,垃圾基本靠风刮,早上刮出去,晚上刮回来。”生动的说明了大同市以前面对生活垃圾所面临的“窘境”。据了解,以前大同的生活垃圾采取的是填埋处理,不仅影响市容,而且污染环境。大同市政府经过多方调研论证,最后选择了垃圾焚烧发电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垃圾围城的难题,而且利用垃圾发电,将“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变成真正的资源。
资料显示,2009年11月,富乔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投产使用。如今,该公司年处理生活垃圾达36万吨,年发电量约2.4亿千瓦时,可满足大同130万人口的日常生活用电。其创新垃圾和秸秆混燃技术,可减少掺烧煤炭用量的88%以上,每年节约煤炭约15万吨,二氧化碳减排15万吨。
随着时间的推移,富乔公司的日处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现在除了大同市区的生活垃圾,新荣区、南郊区等县(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垃圾也不断输送到这里,经过人工初选、磁选等工序,进入巨大的垃圾处理池,通过垃圾吊控制室巨大的抓斗将分拣的垃圾投放到三个焚烧炉里,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发电,废料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