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了解到,天津生态城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已覆盖南部片区12个地块,垃圾收运量每天能达到10吨左右,年底有望实现全面替代垃圾直运。
据了解,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共规划建设4套垃圾气力输送系统,覆盖范围为6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0万余人。整套系统设计规模为每天收集87吨生活垃圾。“全面运行之后将会是全亚洲最大的一套气力输送系统。”中新天津生态城环保有限公司运营部固废中心主任何鹏说。
那么,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如何运作?对于构建“互联网+”垃圾回收体系有何作用?
垃圾气力运送系统主要由垃圾桶、地下管道和中央收集站组成。其中,中央收集站的中控室是每一套系统的大脑,通过一个大屏幕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垃圾回收箱的状态,而每一个垃圾箱就像是神经末端一样,不停地回传即时信息。如果某个点位显示为橘红色,就说明垃圾桶已经装满,就可以操作系统进行垃圾回收。
是什么
原理类似吸尘器+竖井
外观跟垃圾桶相似,但这些“垃圾桶”们其实是一个个竖井,与地下的水平管道相连。“工作原理近似于吸尘器,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吸尘器’+竖井。”长期从事固废研究的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益说。
据介绍,垃圾进入竖井后,垃圾会落到竖井底部的阀门上。系统会根据程序设定时间,指挥某个竖井与水平管道间的阀门打开,抽风机开始发动。张益介绍说,管道中的风速高达18米/秒~25米/秒,把垃圾裹挟到中央收集站。在进入中央收集站的密闭垃圾集装箱前,还得通过旋屏分离器这关,旋转中垃圾落入集装箱,废气则顺着管道经过装有活性炭和除尘装置的废气处理器,除尘除臭后被排出室外。
据了解,近些年传统地面的垃圾收集方式也有极大的发展,从散装到袋装、从混合到分类、从敞开到密闭、从不压缩到压缩,收集站、中转站也集中进行了改造。但张益认为,传统垃圾收集方式仍面临着效率低下、二次污染等问题。
图为中新天津生态区的垃圾气力运送系统地面上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