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应用高新技术,倡导节能减排
促进高新技术在公厕建设领域的应用,一是要提升公厕技术含量,强化生态环保、节水节能型,鼓励粪尿生化处理、中水回用、免冲小便器、太阳能等相关新技术的运用。如日本长野县池之平的公厕以环保著称,利用屋顶上的太阳能集聚板产生的电力进行循环式水处理,冲洗厕所的脏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可以再度冲洗厕所。二是在公厕材料上,应采用可循环再生建筑材料,推广防滑、易保洁、高密度墙地砖,便于畅流和维修疏通的管道,以及有利于卫生洁净的有关材料的使用,实现公厕技术节能、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4、强化日常管理,提升公厕服务水平
一是制定日常保洁管理细则,在人流集中的时段,采用20-30分钟巡回跟踪式保洁,保持厕所整洁,提供洗手液(或肥皂)、厕纸等方便公众用厕;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对公厕管理从业人员每半年开展一次业务培训,提高基层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职业道德;三是注重人性化服务,对晚间有一定人流的区域、公厕代替居家卫生间的居住区,应创造条件增加24小时开放的厕所;四是要建立和完善对于公厕的社会监督、专业监督、行业监督制度,充分发挥投诉系统作用,使公厕服务整体水平保持稳定状态。
5、营造厕所文化,打造城市品位
随着市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营造厕所文化势在必行,公厕的外观不应千篇一律,应强化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对新建和改建的公共厕所外观要讲究美观和建筑艺术特色,并与各镇文化氛围相称,实现公厕建筑外观与城市景观、文化底蕴的有机融合。公厕内设置装饰画,布置绿化,并配置音响设备,为如厕者提供背景音乐,营造清新、优雅的公厕文化,将公厕打造成体现城市品位的名片。(作者单位:浦东新区川沙城市管理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