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厌氧消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餐厨垃圾特性和变化趋势,以工程实例论述了北京市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北京;餐厨垃圾;厌氧消化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0-0081-02
近年来,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废物比重逐渐增高,尤其是餐馆饭店餐厨垃圾日产生量约2000t。这部分具有高含水率、高可生化组分含量的物料无论采用焚烧、填埋还是好氧堆肥的方式,处理起来都比较困难,且二次污染物排放量也会增加。
1国内外城市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现状
目前,国外餐厨垃圾处理工艺主要有填埋、焚烧、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直接烘干作饲料、湿解和微生物处理技术等几种。国外较先进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主要分布在欧洲国家,日本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也较为先进,但是我国餐厨垃圾无论从成分上还是从分选程度上都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别,国外的处理技术并不适合中国的餐厨垃圾处理,况且国外技术大部分关键设备尚未实现国产化,设备成本非常高,国外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在国内尚无成功应用的先例。
针对餐厨垃圾独有的特性,欧美和日韩等国发现传统的焚烧、堆肥、填埋工艺已不适合这种物料的处理,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城市生物质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厌氧发酵技术。
1.1欧洲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现状
欧洲各国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技术开展研究的时间最长,到目前为止,已开发出多种实用化技术,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与1950年相比,2000年欧洲的垃圾厌氧消化处理能力增加了近10倍。2000年,欧洲的有机垃圾产生量为10.37万t,其中1/4是通过厌氧方法处理的。
1.2日本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现状
同时,日本的城市生物质废物产生量巨大,占包括农业、林业、养殖业废物在内的所有生物质废物的22.2%。近年,随着《食品废物循环法》、《新能源法实施令》等行政法规的颁布实施,以餐厨垃圾为对象的能量资源化技术在日本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目前,日本生物质废物的能量利用率约为23.3%,生物制气占到其中的18.8%。日本全国共有食品类废物厌氧消化设施93座,焚烧设施23座,生物柴油生产设施88座,并逐渐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
国内也开展了城市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工作,但目前都停留在技术研究的小试、中试层面。
2厌氧技术消化特点
厌氧发酵即厌氧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而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方法。与好氧生物处理法相比,厌氧发酵法具有耗能低、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等优点,重要的是厌氧发酵的产物为高热值的能源———沼气。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为CO2和H2O,无污染组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根据待处理废物中有机固体含水率大小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干法发酵要求垃圾的含固率一般为24%~40%,湿法发酵垃圾的含固率一般为10%~15%,需要往垃圾中加大量的水,所以产生的废水比较多。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健全机制,落实基层责任,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打好持久战,取得成效。钱塘区在源头分类和分类运输方面...
[详细]
2021-08-19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