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工业越来越发达,城市垃圾也随着越来越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处理生活垃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作者结合实际了解到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从而对卫生填埋生活垃圾的技术应用及其效果经行简要的分析,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现代城市化;生活垃圾;生态与环境;卫生填埋
前言:
在现代城市、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迅速,人口不断的涌入城市,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持续增多。生活垃圾不但影响着环境,而且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在如何有效的解决生活垃圾的危害,首先要选择良性的处理方法,并且能长久持续下去。
1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由于城市垃圾处理方式和技术的选择受垃圾成分、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自然条件及传统习惯的影响,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目前在我国最常用的方法是填埋,但是效果很慢、占地还广、容易对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还有就是焚烧、但对空气污染大、投资也大。从全球看来,填埋大约占到70%左右,同时在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及其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明确提出:以填埋为主的路线。因此,填埋必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
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简介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是一种保护环境质量,防治垃圾二次污染的最终处理技术,处理垃圾的比重最大,而卫生填埋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最重要的方法。被认为是必备的首选技术。一下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的场地防渗系统、垃圾渗滤的产生和处理进行了阐述。
3卫生填埋技术在本省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上的应用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厂是重要建设工程,主要由某三座填埋场组成,占地面积66万m2,处理能力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t。
3.1城市填埋场设计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总平面布置(选址和场区总体设计等等),填埋工艺,防渗工程,渗滤液收集导排工程,渗滤液处理工程,地下水、地表水导排处理工程,环境监测设计,封场工程,辅助工程(如绿化、道路等)等等。
填埋场处理工程主要由生活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组成。
3.1.1防渗工程
目前,从国内外的实践实用看来,用于垃圾卫生填埋场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的是高密度聚乙烯膜,与其它防渗材料,它具有最好的耐久性。从防渗性能和经济实用角度考虑,此工程采用1.5mm厚度的高密度聚乙烯膜较为适当。其磨擦性能的考虑,比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在坡面上采用毛面聚乙烯膜较好,但设计中由于有足够的粘土层,所以此工程防渗主体结构全部采用1.5mm厚的光面聚乙烯膜。在垃圾填埋区场底、侧坡和调节池内都安装严密的防渗系统,使其密不透水,以防止污染地下水。核心部分是双层高密度聚乙烯膜。此外还设置的收集层。场底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过滤层、主滤液收集层、保护层、主防渗层、主防渗层、次要滤液防渗层、次防渗层、保护层、构建底面。
3.1.2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
渗滤液主收集层:在无纺土工布保护层上铺设600mm的碎石层,粒径要求20~40mm,按上粗下细进行铺设,防止填埋的垃圾堵塞砾石缝从而影响渗滤液导流的效果。
渗滤液次收集层:直接安装于主防渗层之下,目的是监测主防渗层是否渗漏,若有渗漏,则可在次盲沟中发现并收集起来。
渗滤液导渗盲沟负责渗滤液的最终排放,将其从场区内排往渗滤液沉淀池和调节池进行处理。为了便于渗滤液的收集排放,在各区分别设置纵向盲沟,其中主收集层铺设直径为DN250mm的穿孔花管,由导流层形成盲沟断面,并用150g/m2织质土工布包裹。次盲沟由透水和受垃圾沉降影响小的透水软管组成。当次盲沟铺好之后再开始进行中间覆盖。
3.1.3渗滤液处理工程
垃圾渗滤液呈淡茶色或暗褐色,色度在2000~4000之间。有浓烈的腐化臭味,成分复杂,毒性强烈,有机物含量较多,被列入我国优先污染控制物“黑名单”的就有5种以上;氯氮浓度高,BOD5和COD浓度也远超一般的污水。某市采用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并辅以深度处理,处理效果更好。
3.2填埋作业
3.2.1填埋作业过程
城市中心城区每天的生活垃圾用清运车运到卫生填埋场,按指定的单元作业点卸下,卸车后用推土机推铺、碾压。先从右到至左推进,然后从前向后推进。左、中、右之间的联线之间呈圆弧形,使覆盖面上排水畅通地流向两侧进入排水沟或边沟等,以减少雨水渗入垃圾体内,前后上部的连线呈一定坡度。外坡为1:4,顶坡不小于2%。单元厚度达到设计厚度后,可进行临时封场,在其上面覆盖45~50cm厚的粘土。并均匀压实,再加上15cm厚的营养土,种植浅根植物。最终封场覆土厚度大于1m。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
[详细]
2021-07-09
中国环卫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