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做法是以填埋坑坑底为基础分层设置导水层,在导水层内铺设渗沥液回喷管,采用矿化发酵后的垃圾作为分层覆盖土,处理后的渗沥液通过回喷管、导水层回喷至填埋堆体内,通过堆体逐层渗透。此过程达到2个目的:首先,通过水分和湿度的调节,加速填埋堆体中的生物反应活动,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其次,利用填埋场覆盖层的土壤净化作用,垃圾填埋层的降解作用处理渗沥液,降低其处理难度,减少恶臭。
2.2.3矿化垃圾填埋工艺
根据对天津市河北区小淀垃圾处理场、天津市汉沽区垃圾处理场的调查分析和指标检测表明,当垃圾填埋10a以上时,除玻璃、金属、橡胶等一些无机或有机难降解物质外,垃圾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类物质几近完全降解,使垃圾变为一种类似腐殖质的颗粒状土壤物质。其中可生物降解含量小到可忽略,单元中产生的垃圾渗沥液基本达到其排放的三级标准(SS≤400mg,L,CODcr≤1000mg/L,BOD5≤600mg/L),即可认为达到稳定化,见表1。
表1天津市汉沽垃圾堆放场自然堆放10a的垃圾成分及物理性质
武清垃圾综合处理厂的填埋工艺设计考虑了今后矿化垃圾的开采利用。填埋库区分为3个区,见图3。当1个区填埋达到10a以上时,其有机质得到了较充分的降解,垃圾已经达到了稳定化和无害化的要求,通过成分检测后这种矿化垃圾可开采挖出。
图3填埋分区
工程分为2期:第1期分为2个区,每个区2个单元,分单元进行填埋,填埋作业顺序为:首先填到地平,然后按照单元顺序作业,从一单元到六单元依次填埋。当五、六单元垃圾填到地平时,一、二单元的垃圾已填埋11a,可开采挖出,腾出土地重新再填5a以上,这时三、四单元中垃圾达到10a,也可挖出再填埋。这样循环填埋场使用年限可长达25a以上。
2.2.4矿化垃圾的开采
根据武清垃圾成分预测,矿化垃圾的特征为:平均含水率20.03%以下,有机质1%~2%,无机物87%以上,金属0.42%,橡胶塑料10.47%,织物0.5%。矿化垃圾挖出后经移动式滚筒筛分机分选,筛上垃圾中塑料、织物送焚烧厂焚烧,约占矿化垃圾1%的砖瓦石块可作为填埋场的铺路路基送晒土场存放。矿化的筛下垃圾可用于园林绿化、填埋场覆盖土,深加工后可用于花卉养植土等。
3结束语
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垃圾的污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垃圾填埋场选址越来越难,对垃圾的减量化填埋、矿化垃圾开采的研究,将开辟一条新的垃圾填埋处理道路,实现垃圾资源化处理,实现循环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Morelli J. Landfill Reuse Strategies [J].Biocycle.1990,31(4):60-61.
[2]边炳鑫.生活垃圾填埋场中矿化垃圾的综合利用技术[D].上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4.
[3]阳小霜,赵由才.生活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的开采与综合利用[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7。28(3):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