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国北威州垃圾处理实践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步伐。要强化经济、行政等措施,认真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要加强政府监管,把好初步设计关、项目开工关和峻工验收关,严格遵循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国家技术标准规范,保证工程质量。要加强垃圾处理运输、中转等设施设备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垃圾对环境二次污染。要加快全面落实垃圾收费政策,增强单位、居民的垃圾污染治理付费意识。
(二)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目前,我市农村环境垃圾收集、处理还部门滞后于城市,形成了城乡环境反差很大,成为制约建设世界城市的突出问题。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和我市远郊区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总规划,把农村环卫收集运输转运设施,做为村镇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城市环卫管理模式向村镇延伸,积极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区(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管理模式。
(三)积极推行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要从源头抓起,在家庭、社区、单位和街道,积极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尤其是已采取焚烧方式的区(县),要加大分类收集的力度,为全省各地提供示范。同时,引导各地加强垃圾中转站(场)和密闭收集运输机械装备建设。做好废旧电池、餐厨垃圾、医疗、化学危险物的分类收集工作。同时加强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知识和法规的社会宣传。要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垃圾场选址、二恶英污染等疑惑;积极开展环卫知识、城市管理知识进社区、进校园活动。要建立垃圾处理单位与居民沟通互动机制,增强居民参与垃圾处理的自觉性,为垃圾处理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把北京建设成首善之区和世界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2年7月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