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转变政府科技服务功能,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及地方科技项目,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大鼓励自主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重点扶持专业化企业创新发展。实施“百千科研人员进企业”鼓励科技人才在企业、科研单位之间交流,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推动研发平台、技术转化平台、科技公共服务机构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平台向企业开放,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四)强化管理,提高效率
建立科技项目研究任务和经费使用的第三方监理机制,加强对计划任务目标、时间节点、成果产出的管理和考核,加强对科技项目实施环境效应监测评估,提高管理效率。建立专项规划中期评估与实施成效评估机制,建立科技项目、技术转化与扶持产业化的综合绩效评估机制,推动废物资源化技术创新产业化基地与创新团队建设,统筹项目、人才、基地建设。
(五)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加强废物资源化重点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建设,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支持废物排放控制标准、废物回收机制及废物资源化标准体系研究,编制废物资源化先进技术目录与技术标准目录,推动社会化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与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先进技术推广与产业化应用。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宣传
广泛开展废物资源化科技合作与交流,将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纳入多边、双边国际合作渠道,加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对废物资源化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废物资源化国际合作氛围,积极引进、消化和再创新国际先进技术,鼓励和支持国内废物资源化先进技术在国外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参与国际废物资源大循环体系建设,促进废物资源化创新跨越发展。
(七)加强科技宣传普及
加强废物资源化科技宣传普及工作,大力宣传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先进人物与实践,将国家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目标要求,转变为每个公民自觉行动,积极参与废物资源化活动,树立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消费的社会风气。
七、废物资源化技术发展路线图
专业名词与术语解释
再生资源:主要指可从中回收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稀土、塑料、橡胶等再生资源的废旧机电、报废汽车、废旧电子电器产品、报废铅锌电池、废旧高分子产品等社会消费领域废物。
工业固废:主要指排放量大、环境污染重、资源化潜力突出的粉煤灰、煤矸石、氧化铝赤泥、脱硫石膏、钢铁废渣、重金属冶炼废渣、工业生物质废物等工业固体废物。
垃圾与污泥:主要指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等有机质含量丰富、能源化资源化潜力大的量大面广的生物质废物;同时也包括产生量巨大的建筑垃圾。
再制造技术:废旧机电与电子电器产品再制造是指将淘汰或达到使用寿命的产品零部件利用高新表面工程技术、快速成形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使其应用到新产品上去,实现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与原生产品制造相比,再制造技术可大幅度节约资源、能源,降低环境污染。
烟化挥发法:属金属火法冶金领域,指将固体冷料连续地投入将熔炼挥发区和烟化挥发区连为一体的烟化炉,空气和煤粉连续进入烟化炉,炉内的物料经烟化炉的熔炼挥发区和烟化挥发区后连续完成熔炼、吹炼、挥发工艺过程。
缺陷和应力无损测评技术:主要指发动机曲轴等关键部件表面和亚表面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缺陷、应力集中等,再制造过程需要对缺陷点、应力集中点进行检测与评价,同时不能损坏部件表面,即无损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