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泥渣土有效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尽快按照《龙岗区余泥渣土受纳场布局专项规划》落实受纳场建设。只有上层设计部门科学合理布局受纳场建设,缓解余泥渣土倾倒难问题;同时,下沿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不让违法分子有可乘之机。才能自上而下形成管理合力,建立长效机制,彻底改变当前余泥渣土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按照2007年通过专家评审的《龙岗区余泥渣土受纳场布局专项规划》,在全区规划建设的7处近期受纳场中,包括了南湾的寮坑水库。还有李朗深鄂砖场、丹竹头砖场、盐排砖场等3处则被纳入了远期规划建设的受纳场名单。但截止目前,以上4处规划受纳场尚无一处建成。因此,街道应积极呼吁,加强与相关审批部门的沟通联系,助推辖区内受纳场的建设,尽快把纸上的规划落到实处,把余泥渣土“疏导”到合法的倾倒地点,走出当前“屡罚屡倒”的怪圈。
(二)敦促土地权属人承担起管理责任。从理论上来说,所有的空地、道路甚至池塘都可以成为“非法倒土”点,范围十分广泛,单纯靠政府监管来遏制“非法倒土”现象的发生是不现实的,而当前“非法倒土”情况不断加剧的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当前余泥渣土受纳场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就只有通过建立一种群防群治的模式,在政府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的同时,也要树立起各土地权属人“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敦促他们通过组建保安队伍进行看管,对地块进行简易围挡,在进出口设置门岗等方式,从源头上提高“非法倒土者”的违法难度,遏制“非法倒土”现象的发生。
(三)结合产业转型升级,争取大型余泥渣土回收处理企业落户南湾。余泥渣土主要由渣土、砂石块、废砂浆、废金属、废油漆、废旧木材等组成,其中绝大多数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在这方面,发达国家早已经有成功先例,如荷兰70% 的余泥渣土都得到了循环再利用。国内的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也正在大力推进泥渣土循环再利用的工作。相比较而言,深圳在这方面明显落后。因此,南湾可以结合当前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心工作,在李朗这一“非法倒土重灾区”引进大型余泥渣土回收处理企业,通过建立余泥渣土综合处理场,采用先进技术对余泥渣土中的有用材料进行加工后重新利用,并对这类符合环保低碳要求的资源再利用企业进行政策扶持,这才是从根本上缓解当前余泥渣土倾倒难的科学出路。(作者系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