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封场覆盖无防渗层,降雨下渗可转化为渗沥液,增加其污染危害。
2.3选址问题
各区自建填埋场在选址上存在未充分利用有利沟谷、共享合理场址的弊端。也存在着与城市总体规划不相一致的问题:一是选址不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要求[14],距离城区边界太近,无法避开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如伏龙坪填埋场和华林山填埋场直接临近居民区、单位和河道。由于填埋场周围没有防护设施,轻质垃圾、苍蝇、恶臭气体等到处飞散,污染周围环境,甚至发生牛羊误食塑料袋致死事件。为此,村民意见很大曾发生过封堵进场道路事件;二是选址位于旅游规划区。如安宁区青石沟填埋场建在了规划中的大沙沟“天斧沙宫旅游开发区”内,这里分布着总面积约3km2的丹霞地貌,当地群众称其为“天斧沙宫”,是兰州地区极其稀有的珍贵的地质旅游资源。现已申报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
2.4填埋作业问题
目前填埋场多采用简易的填埋方式,填埋作业未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造成的主要问题:①在填埋体前缘形成高度30~60m、坡度45°以上的陡坡,无法覆盖,自然蚊蝇孳生,轻质垃圾、臭气到处飞散,污染环境;②填埋气体沿垃圾陡坡面逸散时容易着火引起易燃垃圾燃烧,污染大气;③填埋不分层,压实不够,密度达不到600kg/m3以上的要求,影响到后期稳定和开发利用[15]。
2.5经营管理和资金问题
(1)管理体制缺乏竞争动力,规章制度不健全
区环卫所独办的填埋场政企不分,管理与作业不分,缺乏竞争动力,作业质量和管理效率均难以提高,尤其是征地难,覆土来源也难,甚至花钱买土不能及时封场覆盖。而且也造成基金来源单一、经费投入不足、积极性不高的困境;环卫所与村社联营的填埋场地归村里开发利用,有利于解决征地和覆土来源难的问题。但在填埋作业方面,村社经营人员缺乏填埋知识和技术培训,环卫所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进场记录不完善,不能定期喷洒灭蝇、灭鼠药物。各区填埋场均存在着管理不善、卫生状况差、“拾荒者”群聚、场区一片狼藉的现象。
(2)资金短缺、投入不足、设施建设欠帐
资金短缺是制约上述诸多问题不能解决的关键因素和瓶颈。最大的芦家大沟填埋场投入建设资金仅35×104元,根本无力防治渗沥液污染问题;在建的青石沟填埋场因缺乏后续资金几乎停建。因没有资金,许多工程措施均无法实施,这是各区共同的难题。1998~2001年市财政下拨填埋场的全部资金共852×104元,平均每年213×104元。如此少的投入仅仅够维持现状,根本无力解决上述诸多问题,更谈不上新建填埋场。管理体制落后和经费来源单一是目前填埋场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
3填埋场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3.1改进填埋管理体制,制定填埋收费政策
改变管理模式,向企业化模式过渡[16,17]。利用市场经济的法则,制定有关支持和鼓励企业、村社和个人积极参与建设并经营垃圾填埋场的优惠政策(如拥有对封场后的土地利用权等),条件成熟时拍卖现有填埋场;新建填埋场应一律按企业运作,将经营与管理分开,使环卫部门逐步实现依法监督管理的职能,逐步实现从“办”环卫到“管”环卫的转变。还应根据2002年国务院4部委《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要求[18],制定兰州市垃圾填埋收费政策,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来源单一、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为垃圾填埋实现企业化运作奠定政策基石和法规保证。
3.2改进填埋作业,加强填埋场管理
(1)改进填埋作业
为实现填埋场的安全与卫生,应改变一次性大厚度的填埋方式为单元填埋[3]。单元填埋高度宜为2~4m,最高不得超过6m。每一单元作业完成后,应及时覆盖20~25cm的黄土、砂土或建筑渣土。分层填埋、层层压实和覆土是单元填埋的关键环节。
(2)加强填埋场管理
加强对联营填埋场的进场记录、定期喷洒药剂的监督管理,记录要表格化,上报归档;完善填埋场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加强对“拾荒者”的引导和管理。
3.3渗沥液和填埋气体的处理
(1)渗沥液的处理
根据兰州市气候特点和填埋场渗沥液产量不大的实际情况,可选择回灌处理技术,将渗沥液收集后回灌到填埋垃圾中,加快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如芦家大沟填埋场只需在沟口段修建一座集液池和购置一台污水泵即可做到渗沥液回灌处理。这是一种既科学又经济的办法,也是今后卫生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的发展方向[10,12,13]。对于尚未填埋的天然沟底应进行防渗处理,预埋渗沥液收集管道,以减少渗沥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2)填埋气体的处理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